|
赵鹤阳在国家民委时,因为工作业绩突出,已经享受处级干部待遇,但他主动要求到了边远贫困的维西县后,从未向组织提过任何要求,身份也从处级干部变成一般干部。从首都到省城,再到边远特困山区,从处级干部到科级,再到一般干部,条件越变越艰苦,职务越变越低,对此他平平淡淡地说:“我是主动要求到边疆贫困地区工作,而不是主动要求到基层当官的。” 为了这个誓言,赵鹤阳像雷锋同志一样,一生坚持学习,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他说:“肚子饱重要,思想饱更重要。肚子饱满足的是人的生理需要,思想饱体现的是一个共产党员崇高的精神境界。学习是思想饱的前提和基础,学习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赵鹤阳的藏书达6万余册,其中收藏有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全集,《毛泽东选集》1至5卷和《邓小平文选》1至3卷。他每年都订阅《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云南日报》《迪庆日报》《求是》《半月谈》《支部生活》等报刊杂志。今年,他订阅报刊杂志的费用就达2800多元。 无论多忙,每天他一定要阅读报纸,每天晚上中央电视台及云南电视台新闻节目他一定要收看。他把报刊杂志中的重要文章剪下来,编辑成“剪报册”,每年汇编成一册,现已达48册。凡是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有重大决策,他都要把它剪下来,做成剪报,复印几份,送给县里的有关领导。老人每天还坚持写读书笔记,如今已有厚厚的49本。 离休后,他撰写理论文章20多篇,其中许多篇目获国家的理论刊物优秀论文一等奖和荣誉奖。2003年9月,他的理论文章《求真务实,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获中央文献出版社授予的“全国理论创新优秀成果一等奖”。随着年龄增大,赵鹤阳学习越来越困难。他的眼睛有一只失明,但凭借放大镜坚持完成每天的学习任务;两只手颤抖得十分厉害,总是不听使唤,但也要把每天的日记写完。他有一间卧室,准确地说应该是书房,因为他的那张小木床仅仅占去了整个房间的十分之一,其余空间都被书架、书柜、书箱占去了。他有一张书桌,不过这张书桌不是用木头做成的,而是名副其实用书做成的,装满了书籍的同样大小的八个纸箱叠在一起,形成了一个长方体,在长方体上铺上塑料布便成了书桌。 赵鹤阳说,学习是每个共产党员的必修功课,如果不学习,怎么能与时俱进?怎么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他的身上,人们真真切切看到了什么叫“活到老,学到老”。 为了这个誓言,赵鹤阳像雷锋同志一样,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他说:“我虽然离休了,但我不能离开工作岗位,党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就是我的工作岗位,我要在有生之年尽最大的努力为党和人民多做一些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