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德钦县始终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把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巩固党在农牧区的执政基础、维护社会稳定的头等大事来抓。通过实施“三建三带三创”藏区党建工程,农村基层组织在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维护稳定、反对分裂、服务群众、凝聚人心方面的堡垒作用更加凸显。 狠抓思想建设 该县始终把强化党的理论武装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任务,不断加强政治思想教育,用党的基本理论、党的惠民政策、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武装全县党员干部头脑。结合民族地区实际,连续4年开展了“同一主题,不同形式、不同要求”的主题教育活动,注重用发生在农牧区群众身边的先进事迹和典型事例教育群众。在农村坚持不懈地开展了“幸福思源、脱贫感恩”教育;在机关干部中开展了“命运靠忠诚、前程看民心”教育,在学校开展了“继承革命传统、建设美好家园”教育;在寺院开展了“出家守法戒、修行利国民”教育活动,进一步筑牢了各族群众“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 坚持抓基础 该县始终坚持抓基层,打基础不放松,切实加强对党建工作的领导,认真抓好党建工作责任制的落实。党员队伍建设上求突破。始终按照“创新模式、确保党员发展质量;健全机制、提升党员管理水平;搭建平台、提高党员队伍素质”的思路,切实加大发展党员力度,努力把广大各族群众紧紧团结在基层党组织周围。目前,全县六乡两镇所有村委会班子成员中党员率达95.5%,村民小组组长中党员率达100%。全县4310个农村党员户,把一面面党旗插在雪域高原的村村寨寨,亮出党员身份。 组织建设上求提升,建立有人管事机制。逐步建立起“一把手亲自抓,党委副职具体抓,其他班子成员协助抓”的党建领导机制。落实了乡镇党委书记和村党总支书记抓本乡镇本村党组织建设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在条件成熟正式党员数100名以上的7个建制村选配了党总支副书记。按照“上划管理权,下移党支部”原则,全县42个建制村党支部统一改为党总支,从县乡机关中选派熟悉基层、作风正派的干部,按实职副科级配备了总支书记,解决了藏区农村支部书记“难选派、在不住、发挥作用差”的问题。在482个村民小组中建立了325个党支部,消除党员空白村,实现了党的基层组织在农牧区的全覆盖。 建立有钱办事机制。克服财政困难,加大对基层党建投入。从2010年起安排每个乡镇每年1万元党务人员培训经费,每个村党总支2万元工作经费,每个村民小组党支部0.2万元活动经费,每个村民小组党支部书记,村民小组组长每年1200元工作补贴,每个村党支部副书记、村民小组副组长每年600元工作补贴,每个农村党员每年50元培训经费等每年共计319万元党建工作经费成建制列入县级财政预算。 建立有章理事机制。出台了村干部管理考核办法,村级事务在“四议两公开”的基础上,实行村务 “双签”制,增强了村党总支的核心领导作用。在全县8个乡镇、42个村全面推行了农民服务站(点)建设工作。建立了县、乡、村党员联系制度,每个县处级干部联系一个村,每一个乡镇副科以上党员干部联系一个村,推一项致富项目,培养一名致富能手,讲一堂党课,救助一名贫困生,培养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把农村经济发展与每个干部实绩紧密联系在一起。着力培育“三带”党员,加强“三村”建设。共培育和树立农村带头带领致富型党员213名,带头带领保护生态型党员194名,带头带领维护稳定型党员207名,确定了54个小康村、44个平安村、92个生态村创建点。 阵地覆盖上求实效。村级活动场所建设按照“七有”目标,一方面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加大投入。先后争取500多万元新建了73个村民小组活动场所,修缮117个。2010年投入860万元新建86个村民小组党支部活动场所建设工程基本完工。全县8个乡镇42个行政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设备安装工作及“一户一党员”工程正加紧全面实施。另一方面加强宣传阵地建设,突出主阵地意识,提升党建阵地服务功能。各乡镇、各行政村和有条件的部门均建成了党建宣传栏,力求把党建宣传栏打造成为展示本地党建创新成果和创先争优活动的新窗口、宣传党建知识的新载体、教育党员干部的新阵地,增强了党建影响力。 创先争优显成效 注重三个落实,创先争优活动成效明显。首先是注重把创先争优落实到加快发展中。把“三增三突破”作为发展领域的争创指标(即地区生产总值实现新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实现新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新增长;项目建设有新突破、民生建设有新突破、工作落实有新突破),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省委藏区工作会议精神和州委、州政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科学编制“十二五”规划,充实规划的项目支撑,切实把创先争优活动打造成推进科学发展的“动力保障工程”。其次注重把创先争优落实到维护藏区稳定中。把 “七无一有”(没有群体性事件、没有越级上访、没有重大安全事故、没有重大刑事案件、没有因决策失误和工作失当引发的矛盾纠纷、没有邪教组织活动、没有吸毒贩毒人员,村有安全可靠的治安防控队)作为稳定领域的争创目标,深入开展平安创建工作。三是注重把创先争优落实到强基固本中。把“双十”目标(挖掘和培育十个州级以上“五好”基层党组织、十个“五带头”优秀共产党员)作为党建领域的争创目标,强化典型推动,着力打造示范点,确定了1个省级示范点,6个州级示范点,30个县级示范点,推出了一批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党务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涌现了奔子栏村党总支、尼玛拉木、优秀少数民族法官培楚、全国优秀护林员白边、创业致富人阿从友、贾图等一批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先进个人,创先争优氛围日益浓厚。(实习记者 江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