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首例非法获取公民信息案告破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2-11-30 09:53:30

第四惊

分类信息竟有某种疾病患者群

嫌疑人江某是在其昆明的家中被抓获的。面对民警的讯问,江某矢口否认,而且声称自己就没有电脑、没有网线。民警通过搜查,从其家中的保险柜里发现一台笔记本电脑和一根网线。

民警打开电脑,但电脑设了密码,江某拒不交代涉嫌犯罪的事实,并拒绝告知密码。审讯的同时,网络安全保卫大队电脑高手也开始着手解开其电脑密码。

在很轻松地解开电脑密码后,当打开文件时,发现江某居然将文件加密。随着民警艰难破解密码,打开文件,里面的数千个文件夹出现在电脑上,分门别类的小区业主、车主、车位、股民等信息,存储在各种文件夹中。同时,民警还注意到,其中还有白领人群、某种疾病患者群的文件夹。

画外音:这4人落网后,民警发现,这4人之间在网上不仅有非法业务往来,而且与全国各地多名非法获取公民信息犯罪嫌疑人也存在交易。此案也成为我省警方破获的首例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案。

市民疑惑

到底是谁在泄露

我们的个人信息?

走访中,不断有市民跟记者诉说自己的无奈和疑惑,我们的个人信息怎么就外泄了呢?

1.座机信息

家住昙华寺公园旁一小区的陈女士十分纳闷,2005年她装了固定电话后,总有一个外省口音的女人打电话来问,“你是不是陈女士呀?你家有没有60岁以上的老人呀?”刚开始陈女士不以为然,大概过了一年,那个女人还在打电话,陈女士决定问问到底咋回事,“对方居然告诉我,她们是从社区获得我的姓名和座机号码的。”

2.孕妇信息

2010年,准妈妈黄女士满心欢喜地期待着小宝宝的出生,没曾想在这个过程中竟然有人打起了她和宝宝的主意,“自从开始做围产检查,我就不断接到电话,要么推销奶粉,要么推荐顶级月嫂,要么就是啥啥啥进口保健品,好烦呀。”黄女士说。

3.孩子信息

2010年9月,周先生的儿子上初中了,也就是从那会儿开始,他的手机就不断地接到各种补习学校的短信,每天少则几条,多的时候甚至有十几条。“还有人打电话给我,对方张嘴就问‘你是某某同学的家长吗?为了孩子有一个光明的未来,我们这里开办了名师补习班……’这些所谓的补习学校,不仅知道我的手机号码,还知道我和孩子的姓名。”

4.淘宝信息

严女士的网购时间并不长,但她十分谨慎,严格按照有经验的朋友们提醒的建议网购。但有一天,一个诈骗电话还是打到了她的手机上,“一个14开头的手机号码打了进来,说是我刚才买的衣服支付有问题,我很警惕地问他我买的啥衣服,对方居然准确地说出了我之前的一笔交易详情,我被吓到了,赶紧挂了电话,就跟店家联系。店家果然说这是一个诈骗电话,他们是不会用打电话这种方式随意联系买家的。”(云南网)

责任编辑:和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