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网讯 (记者 王维韬) 近日,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到2015年,香格里拉县将基本形成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公共文化惠民服务体系,基本建成覆盖全县城乡农村的公共文化惠民服务网络,公共文化产品和社会主义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基本满足全县城乡居民就近便捷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为达到这一目标要求,香格里拉县将实施一系列公共服务文化民生工程。 村级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工程。香格里拉县将进一步实施“文化乐民”服务能力建设计划,支持群众业余文艺演出队组建演艺协会,鼓励成立村民读书协会,扶持农村文化产业,定期培训业余文艺骨干,创作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实施“文化育民”服务能力建设计划,创建村级农民文化素质教育网络培训学校,开展“文化惠民”乡村影像库建设;实施“文化富民”服务能力建设计划,通过贴息、入股等方式支持农村文化产业合作社做大做强,加快发展乡村文化产业。力争到2015年基本实现“村组有必备的文化活动场地和设施、有稳定的文化管理人员、有常态化的文化活动、有基本的服务内容、有必要的保障经费”目标。 公共数字文化惠民工程。重点实施文化共享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农民文化素质教育网络培训学校推广计划等,加强公共数字文化的制度体系、网络体系、资源体系、管理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公共数字文化供给能力,创新公共数字服务机制。到2015年,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覆盖到村(居)委会,农村文化素质教育网络培训学校实现“乡乡有”,各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基本建有公共电子阅览室,初步形成覆盖全县的数字图书馆服务网。 文化流动服务网络建设工程。加强流动文化设施建设,支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因地制宜地开展流动文化服务,建立起灵活机动、方便快捷的流动文化服务网络。推动形成免费开放、集中配送、连锁服务的公共文化供给新模式。“十二五”期间,争取国家和省级继续为县级民族文化工作队配备“文化大篷车”,为县(级)文化馆、图书馆配备文化流动服务设备。 “文化形象”建设工程。对不达标的图书馆、文化馆(站)进行新建和改扩建,力争“十二五”未全部达到国家规范标准;建设规范化的村级综台文化活动室,并配套建设标准蓝球场等文体活动场地;建设地标性文化建筑香格里拉剧院,新建香格里拉民族文化广场。 文化遗产和文物保护工程。加快推进国家级迪庆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省级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展示基地建设;开展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研究和宣传行动计划。到2015年,迪庆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得到初步实施,全县的国家级、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得到全面修缮,州级、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得到有效保护,省级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区、文化遗产专题馆做到合理规划和实施;完成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 农家书屋建设工程。与综合文化室和社区文化中心建设相结合,积极推进农家书屋建设工程。每个农家书屋拥有一定数量的党报党刊和适合农民阅读的经济、科技、法律、卫生、教育、文化类图书、期刊和音像制品。在2012年全面完成农家书屋覆盖全县所有村(居)委会的基础上,逐步扩大农家书屋建设工程实施和覆盖范围,并向自然村及家庭延伸;同时,争取每年为已建成的农家书屋补充更新一定数量的出版物,不断提高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在农家书屋中所占比例。 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广播电视 “村村通”、“西新工程”台站建设和管理,鼓励有条件的乡(镇)加快实现广播电视城乡一体化,全面提高农村广播电视入户率和收听收视质量,促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向户户通、优质通、长期通发展。建立健全广播电视直播卫星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服务管理新机制,完善设备售后服务网点,推进县对乡镇广播电视站的垂直管理。到2015年,形成有线、无线、直播卫星、地面数字、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各种方式全域覆盖,数字电视或网络电视在全县乡镇得到全面推广应用,实现农村应急广播“村村响”目标。 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着力改善农村“2131”电影放映基础设施条件,到2015年,争取建成州级GPS/GPRS农村电影放映监管平台,不断建立和完善覆盖全县农村的数字电影服务体系,保证让广大群众享受到优质、快捷、方便的数字电影服务,全面实现每个村委会每月放映1场数字电影的目标。 “七彩云南”全民健身工程。重点抓住场地、组织、活动3个环节,大力推进全民健身基础设施建设、全民健身活动示范和全民健身组织建设。到2015年,基本完成乡镇灯光篮球场建设及村委会、村民小组的基本文化体育活动场地(设施)建设,培育一地一特色固定的群众体育赛事和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基本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