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是时代的瞭望者,更是时代的建设者,必须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担当。记者的社会责任感体现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并以新闻作品为载体体现责任担当。 在刚参加工作的那几年,我认为记者只要兢兢业业,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真实地记录新近发生的事实,就是一名称职的记者。工作多年后,我越来越多地看到身边的不少同行,通过手中的笔,促成某个社会问题解决,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心生敬佩之余,我深切地觉得,在真实报道社会事实的同时,记者还必须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必须有“铁肩担道义”的豪情,唯有如此,记者才能超越“新闻民工”和“码字者”的角色。 2011年,迪庆日报开展“走转改”活动,在此次活动中,我带领小分队深入乡镇,进村入户,采取白加黑的工作方式,采写了大量群众喜闻乐见的报道,与同事们深入农村、学校等基层一线参与农户的生产生活,了解社情民意,对一些民生问题进行调研采访,牢固树立了群众观念,丰富了自己的基层阅历,提升了自己的新闻素质,改变了我对工作的认识,端正了自己的工作态度,让我对从事的新闻工作有了新的定位,也深刻感觉到当一名记者,需要担负起社会责任。 在采访中,我接触了许多平凡的人、平凡的事。就是这些平凡人、平凡事深深触动了我心灵最柔软的地方。我们在走访纳西东巴文化传承人和树荣和纳西东巴大师和树昆过程中,通过深入细致地采访,了解了他们及整个吴树湾村民自觉开展东巴文化的保护与拯救工作,为基层文化保护者尽自己的力量守望东巴文化的执着而感动,采写了《印象纳西东巴文化“活博物馆”》一文;在香格里拉县三坝乡江边村采访时,我们早上刚要从哈巴村到江边村,哈巴四妹客栈的店主就在电话中嘱咐她的朋友阿仙把客栈收拾干净,还在电话中特别强调一定要换洗好被褥,这引起了我们的疑问。从四妹口中我们得知江边村缺水在三坝是闻名的,我们刚赶到江边村的时候江边村主任赵成光就拉住我们诉苦。原来,他作为一名香格里拉县人大代表,在人代会上多次反映过江边村缺水问题,但都没有任何答复。这位壮实的汉子拉住我们的手说:“谢谢你们前来采访。”他把无限的希望寄托在我们身上,因此我们连夜写出了《江边村民灌溉用水紧张 盼政府引水解难》这篇文章,文章刊发后,得到了各级各部门的关注,相关部门对这一问题高度重视,力促这一问题的解决,这对我这名基层工作者来说感到十分欣慰,我们也感受到了作为新闻工作者的价值和意义。(和金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