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3-10-09 09:42:01

一、美丽乡村建设是在更高起点上推进迪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选择

(一)迪庆农业农村发展的良好形势为建设美丽乡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党的十六大以来,州委、州政府紧紧围绕“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这条主线,结合迪庆实际,强化规划,以建设示范村、重点村,开展村容整治、扶贫开发等方式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全州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群众素质不断提高。2012全州农业总产值达14.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769元;全州近75%的村民小组通简易公路,50%的农村住户用上了太阳能热水器,实现了能源清洁化,全州居住比较集中(20户以上)的村民小组50%以上实现了村内道路硬化,60%的农村贫困劳动力接受了一次劳动技能培训,70%的农户有增收的产业。为迪庆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新农村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优势和必要性、紧迫性。

1、独特的区位和环境优势。

随着“香格里拉”品牌的提升,“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的确立,地处滇、川、藏结合部的迪庆州独特的区位优势逐步显现,国家和省对迪庆州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要求越来越高,基础建设的投入不断加大,创造出的投资机会对社会资本的吸引力也不断增强,到迪庆投资开发旅游业、生物产业、水电产业、矿产业和各种服务业的商家和资金数额都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迪庆州位于金沙江、澜沧江中上游,是“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被列入“遗产地”的8大片区中,仅迪庆州境内就分布着白茫——梅里雪山、哈巴雪山、千湖山、红山等4大片区。高原湖泊,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山体环境、生物环境“五大环境”,是不能移动、不可复制的宝贵财富。迪庆具有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独特优势。

2、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必要性、紧迫性。

2012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为7917元、广东为10542元、湖北为7440元、四川为7001元,而云南省为5417元,迪庆仅为4769元。当前,云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突出的矛盾是农村发展滞后、最严重的制约是农民收入较低。迪庆属于典型的西部欠发达地区,又地处金沙江、澜沧江上游生态敏感区和“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腹心区,生态保护的任务极为艰巨。据云南省农业区划委员会办公室编写的《云南省不同气候带和坡度的土地面积》统计,在云南26个地州市中,25度以上坡度土地面积占全州土地总面积达到60%以上,寒温带和温带土地面积占州土地总面积达到80%以上,同时拥有生态系统自动恢复能力最差的干旱河谷、高山流石滩和冰漠带的面积最多的只有迪庆州。迪庆是中国西南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只有用生态文明理念指导美丽乡村建设才能彰显迪庆的环境优势、体现迪庆的生态价值,实现迪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在实践中引导群众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一)重视宣传,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意识。

环保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各级领导和各个部门要站在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真正把生态建设作为新形势下加强农业基础建设、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保障农业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给予充分重视。要多形式、多方位、多层面地宣传环境知识、政策和法律法规。增强群众的生态文明意识,形成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的良好习惯,使生态保护成为每个人、每个地方、每个单位的自觉行动。

(二)强化主导职能,提升群众环保生产力。

环保生产力是人们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健康、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实际能力。环保生产力在自身发展进程中,其价值取向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要求高度一致,决定着它必然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抓手。党和政府作为环保的主导者一是要优化区域发展布局。以生态功能区划为基础,明确主体功能区的发展定位和方向,合理确定发展方式和发展规模,细化环境分类管理。积极推进政策环评、战略环评,在城市规划、能源资源开发利用、产业结构调整、土地开发建设等重大决策过程中,优先考虑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充分评估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科学合理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强化节能、环保、土地、安全等指标约束,严控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新上项目,着力构建保障生态环境安全的产业空间布局体系。二是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积极推进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实现资源、能源和废弃物的合理有效利用。大力培育和发展符合国家产业导向、市场前景广阔、可持续发展优势明显的新能源、新材料、生物、节能与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三是加快发展生态农业。鼓励引导农民重视使用农家肥、有机肥,积极推广安全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生产技术和模式,加大“土、肥、水、种、苗”等生态科技含量的宣传力度,倡导“生态种养+生态环境+安全保障”模式,营造良好的生态农业发展氛围。四是要用生态理念指导服务业发展。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加强生态旅游品牌整体形象的系统宣传,使生态旅游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和对外开放形象产业。五是要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扩大环保产业市场需求。鼓励多渠道建立环保产业发展基金,拓宽环保产业发展融资渠道。鼓励使用环境标志、环保认证和绿色印刷产品。党员干部要掌握国家相关政策,首先树立起科学的生态文明理念,并在实践中努力践行环保生产力。

三、重落实重参与,引导群众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一是要加快推进农村环境整治。着力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环境综合整治,以环境保护促进农村生态环境改善、促进生态和有机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因地制宜建设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改善农村环境质量。构建城乡统筹的环境管理纵向协调机制,强化农村环境监察,严防工业污染向农村转移。二是要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环境保护。加强环境保护,政府是主导,群众参与是重要的社会力量。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齐心协力保护环境。要公开环境质量、环境管理、企业环境行为等信息,维护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对涉及公众环境权益的发展规划和建设项目,要采取多种形式听取公众意见,接受舆论监督。要鼓励公众检举揭发各种环境违法行为,推动环境公益诉讼。

迪庆州正以“建设高原美丽乡村和农民幸福家园”为目标,按照“集中布点、连片推进、规模建设”的要求,打破城乡壁垒,把农村资源、城镇产业与农民就业有机结合,形成城乡协调、良性互动的新农村区域经济体系。通过新农村示范村建设,构建沿路、沿江产业经济带,促进农业向原料基地集中、工业向产业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和中心村集中。落实“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方针,采取多种措施,加大城市对农村、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培育农产品深加工骨干企业,拉长农业产业链;鼓励和支持各县(区)打破行政区划,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区域经济协作和技术、人才合作。广大党员干部是美丽乡村建设的直接实践者和引导者,要努力学习学会用科学的理念指导我们的工作,引导广大群众重视生态建设,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建设绿色乡村、美好家园。

责任编辑:拉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