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西县科协解决群众学科技难见闻 ● 杨洪程 明媚的春光暖暖地撒在傈家山寨腊八底村广袤的田野上,怀揣着金秋收获的喜悦,腊八底村群众满怀豪情耕耘着希望的土地。 “前几年,我在外地打工,虽然每年能够带回两三千块钱,但家中老人娃娃管不了。今年,我要跟着致富能手余金华学习野生天麻繁殖技术,在家门口就实现增收梦想。”33岁的傈僳族农民和世中说。 妇女小组长蜂丽花接过和世中的话说:“外出打零工不是长远之计,我们村里多数外出打零工的青年人都回来了,在家乡发展中药材种植业出路不错。” 3月10日上午,腊八底村“两委”班子成员、村民小组长、村民委员、妇女小组长集中到共产党员致富能手余金华的野生天麻繁殖基地,认真听讲。余金华说:“我们自己种植的天麻有多少卖多少。去年,我光是卖天麻收入就达2万多元。只要大家肯学,我愿意将技术传授给大家,同时还可以以优惠价格给大家提供种子。” 余金华是腊八底村野生天麻繁育专业协会理事长,到现在,协会成员达到40户、110人。从事野生天麻繁育技术研究5年来,余金华拜师学艺,突破了技术难关,掌握了野生天麻有性繁殖技术,这一技术解决了过去只能依靠从林地里找天麻种子进行繁育的问题,使天麻种子成本大幅下降,提高了生产效益。余金华向学员介绍说:“采用新技术繁育野生天麻每平方米平均纯收入可达1100元,一家人种上10平方米,收入就上万元。” 紧接着,余金华在他的天麻基地里对学员进行现身学教。他边操作边讲解,不时回答学员的提问,直到学员搞明白为止。 培训结束后,县科协给参加培训的学员每人发了一瓶蜜环菌。 维西县科协负责人说:“在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深入到贫困山村,深入到农户面对面征求意见。群众向我们反映学科技难的问题。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我们积极向上申报科普项目,依托各种专业协会,搭建平台,把群众急需的技术送到田间地头,让群众掌握开启致富大门的金钥匙。”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今年,维西县科协将依托各种专业协会以当归、天麻种植技术为重点,采用“滚雪球”方式加大科技普及力度,即邀请土专家培训村“两委”成员、村民小组长和积极分子,然后由村“两委”成员、村民小组长、村民委员和积极分子带动群众学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