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群众路线 当好人民公仆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4-05-07 09:23:33

  中国古代老百姓把那些勤政廉洁,敢于主持正义,替民办事的基层官员称为“父母官”。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历来亲民爱民的仁政及心系苍生的父母官都为史家浓墨重彩。 如清正作为,造福百姓的春秋战国西门豹;有以百姓心为心的唐室砥柱狄仁杰;有铁面无私,为民请命的北宋包拯……这些官员视民如子,为民兴利因而获得了百姓的爱戴,被广泛传颂。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王霸思想,但也有千古不易民为本,一脉相承清廉风。

  而公仆这个词来源于西方。史称,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的一句话:“我是这个国家的第一公仆。”此人在位期间,一直以这句话作为座右铭,对普鲁士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推进了普鲁士发展,为德国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无论是“父母官”,还是“公仆”的称谓,仍有高高在上的感觉。唯有“人民公仆”一词,全面诠释了党员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的情怀。

  在长期的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群众、团结群众,共同为理想奋斗,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从中培养起党与群众的深厚感情。我们党的干部不再是封建社会的父母官,而是进一步升华为人民的公仆。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几十年来,中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日益改善……在此过程中,有的党员干部放松了党性修养,淡化了群众路线,逐渐与人民疏远并产生高高在上的特权思想,少数党员干部在物欲横流中经受不住金钱等的诱惑,不惜触犯党纪国法以满足私欲;极少数党员领导干部利用手中权力,随意决策,不惜损坏群众利益,甚至引发许多社会矛盾并导致重大社会利益冲突,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这些迹象表明,践行群众路线,首先要根除官僚作风和特权思想。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群众路线不仅是毛泽东思想的灵魂,更是我党同群众保持血肉联系,促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坚实基础。“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而必须落实到工作中。

  根据党的十八大提出的要求,中共中央政治局于2013419召开的会议决定,从2013年下半年起用1年左右时间,在全党自上而下分批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干部必须在此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发挥带头模范作用,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要求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查找自身存在的“四风”问题并进行治理整改。

  党的群众路线,究其实质只有九个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每一名党员干部首先要学习继承党的优良传统,切实按照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历届中央领导的要求,加强党性修养,提高政治理论素质和道德修养,严守党章规定,严守国家法律法规。其次,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全党一切事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始终认识到手中的权力来自于人民,不能视群众为子民,而要尊群众为父母,衣食来自群众、权力来自群众、办事依靠群众,工作目的为了群众。第三,要放下“官”架子,把自己放在与普通群众同等的位置,把自己当作群众的一员。第四,要当好人民的公仆,甘做群众的仆人,为群众服务。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只有深入群众,才能察实情办实事。要善于运用手中的权力,汇聚民意、依靠民众,科学决策,办群众需要办的事,只有顺民意、解民忧,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以实际行动为群众谋利益,才能得到群众的信赖,共同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记者 张锦明)

责任编辑:赵德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