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民务实清廉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题,也是对党员领导干部发挥先进性和表率作用的具体要求。作为宣传干部和党的新闻工作者如何才能树立牢固的为民务实思想,使新闻宣传更有针对性、思想性和时效性,关键要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和如何为,这“三为”问题。 一、为了谁 我们办新闻媒体,我们新闻工作者辛勤工作是为了谁?这是首先要弄清楚的思想问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新闻工作是党和人民的桥梁纽带,是党和人民的喉舌,肩负着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反映人民群众呼声的重要使命,其职责就是做舆论引导、思想武装。新闻工作者是从事引导人、鼓舞人、教育人、激励人、凝聚人的精神劳动的人类灵魂工程师,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凝聚强大精神力量的舆论宣传工作者。新闻工作从职能上讲,就是满足人民群众的信息需求、文化需求,精神需求服务的,归根到底就是为人民服务。 二、依靠谁 依靠谁的问题是新闻工作的根本问题。人民群众是党执政的根基和血脉所在,失去群众就失去了立党的根基,脱离群众是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同样,人民群众是党的新闻工作的根和源所在。新闻工作一旦脱离实际、脱离群众,新闻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新闻和人民群众是源和流的关系,根和叶的关系。新闻工作者只有深入实际,扎根群众,新闻才能根深叶茂,富有活力。社会生活是新闻的源泉,人民群众是新闻报道的主体,没有变动的社会生活就没有眼前一亮的新闻,没有人民群众就不可能产生层出不穷的好经验、好典型。 在解放日报创办初期和在与晋绥日报编辑人员谈话当中毛泽东就提出了全党办报、群众办报、开门办报的思想,明确指出了党的新闻工作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 三、如何为 一要坚持党性同人民性的相互统一,党的主张同人民的呼声相互统一。 党性和人民性是相互统一的。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来自人民、为了人民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从本质上说,坚持党性就是坚持人民性,坚持人民性就是坚持党性,党性寓于人民性之中,没有脱离人民性的党性,也没有脱离党性的人民性。新闻工作必须讲党性,坚持党性,核心就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坚定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只有坚持党性原则,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才能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党的新闻工作者既是党的喉舌又是人民的喉舌,只有把党的主张同人民的呼声统一起来,把人民群众在社会建设和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生动实践和典型事例宣传出来,用人民创造出来的精神力量来引导、鼓舞、激励人民才能增强宣传报道的针对性、思想性和时效性。 二要上接天线、下接地气,在吃透两头上下功夫。 舆论宣传工作要上接天线。所谓上接天线就是要吃透党的理论政策,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只有打好理论政策功底、科学知识功底和法律法规知识功底才能做到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把握好宣传报道的主基调,找准宣传报道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所谓接地气,就是在吃透上情的同时,要深入实际,深入群众,了解实际情况,了解人民群众的所思所盼。只有吃透两头,宣传舆论工作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才能更好地把握“时、度、效”。 三要培养务实作风,树立务实精神。 新闻的生命在于真实,新闻的文风在于朴实。坚持真理、倡导公平、弘扬正气、传播正能量是党的新闻工作者的神圣职责。客观真实,准确无误,如临其境,如见其人,真实生动地再现新闻事件是新闻之所以令人耳目一新的原因所在。但是真正有思想性和感染力的新闻往往被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所掩盖,正如金子要从金矿中提炼一样。没有吃苦精神和务实作风,就不可能挖掘出有价值有思想的新闻,新闻工作来不得半点的马虎和飘浮。因此,求真务实精神是新闻工作者应有的政治素质,也是最为可贵的职业精神,不下功夫深入实际,不下功夫写作提炼,不铸就透过现象抓本质的务实作风就不可能写出有思想性和指导性的新闻。 四要深入开展“走、转、改”,切实转变作风,树立清新文风。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既是提高新闻报道的针对性、时效性、思想性和亲和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新闻工作者务实作风,锻造吃苦精神,了解民情,反映民心,树立朴实文风的有效举措。新闻报道的源头在社会实际当中,人民群众是物质文明的创造者,也是人类文明的创造者,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限的智慧和力量,党的新闻工作者只有把根深深扎在人民群众这片沃土之中,汲取营养才能开出绚丽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 “走、转、改”既体现了新闻报道的普遍规律,也是发扬党报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优良作风的实际行动,党的新闻工作者务必增强“走、转、改”的自觉性,单位要制定长效机制,领导要切实带头作表率,深入到雪山草原、农村、工厂、学校、社区,采写出更多散发着泥土芳香的新闻,更多群众身边的新闻,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报道,并将“走、转、改”贯穿于办报、办网、办台始终,形成常态化,才能更好地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才能真正把“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思想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钱 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