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门乡春多乐村实施土地整治项目荒地变活 群众增收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4-05-19 18:11:54

香格里拉网讯 (通讯员 马彦龙 张黎英) 2010年至2013年,州、县国土部门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帮助德钦县燕门乡春多乐村进行土地开发整理,促进农村集体土地流转,低产地、集体荒山荒地得到有效利用,切实提高了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春多乐村位于澜沧江西岸,交通不便,耕地产出率低,经济发展较为落后。通过开发整理,春多乐项目区解决了长期困扰农业发展的缺水问题,形成了土地平整、四周林网、路渠成行、生态环境良好的规模性农田,增加和提高了耕地数量、质量和土地产出率,使春多乐村由2010年的人均耕地0.8亩增加到现在的人均耕地1.14亩,提高了项目区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同时促进了集体土地流转。

一是促进规模化经营,提高了农业产业化水平。春多乐村部分流转山坡地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大量推广种植优种核桃,林下再种植经济效益比较高的荞麦。目前,成片种植的核桃树长势良好,2年后将挂果。

二是充分利用土地资源,遏制土地撂荒。由于缺水、交通不便等原因,农民不愿耕种,撂荒浪费了有限的土地资源。国土部门把春多乐土地开发整治及流转服务作为重点,加大扶持力度,积极宣传引导,并通过土地流转使治理后的土地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

三是提高土地产出效益。通过土地流转,有劳动技术、有劳动能力的农民对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耕种更加精细,通过土地改良、良种选用和其它新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提高了土地产出效益。

四是农民人均收入大幅增加。流转土地的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最大限度挖掘了土地增产增收潜力,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节省了劳动力,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该项目实施后将新增总收入77.33万元,项目区人均收入增加302.19元。一方面,规模化经营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益。另一方面,流转出土地的农民,既有一份土地流转收入,又能在流转出的土地上获得打工收入,还可外出务工或从事二、三产业,从而拓宽了增收渠道,增加了收入。

五是通过集体土地流转,培育村内致富能手、产业能手、劳动能手。至2014年4月,春多乐村范围内,除国土部门推广实施的2处土地开发整治点,村民自发承包开发利用集体荒山荒坡地8处,新增耕地178亩。

责任编辑:赵德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