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聪诚实劳动造就幸福生活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4-05-20 08:42:14

 “我打小的梦想就是靠自己的诚实劳动过上幸福安康的日子。”5月6日,记者来到维西县永春乡四宝村花椒坡村民小组,残疾人王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紧接着,王聪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的追梦故事。

王聪先天性右眼失明。上小学后,同学们都用异样的眼光看他。每当此刻,泪水就像断线的珍珠一样往下滚,“生来就不如人”的念头充斥着王聪。回家后,母亲总是安慰他说:“世界上身残志坚,做成大事的人多的是,比如张海迪。在我们身边身体健全但好吃懒做,贫困潦倒的人也不少。”

母亲的话让王聪战胜了自卑,树立起做人的尊严。小学毕业,他顺利考上初中。但由于家庭贫困,他辍学回家务农。那年,王聪靠读书改变命运的梦想破灭了。

回家务农后,王聪没日没夜的劳动,但是过上幸福生活的梦想仍然遥不可及。于是,他开始反思。

20岁那年,王聪带着200元钱离开了家乡,到大理州鹤庆县的一家养鸡场工作。由于他做人老实、做事勤快,老板很喜欢他。王聪一干就是3年。在这3年里,他学到了科学养鸡的一整套技术。

四宝村生态环境好,养殖土鸡前景很好。于是,王聪辞职回到家乡开始踏上养殖土鸡的致富路。想法很美,但现实很残酷。第一个难题就是没有资金购买孵化机,没有孵化机,就不可能实现规模化生产。他到处去借钱,但没人肯借给他。面对难题,他没有气馁。没钱买“洋”机器,就用“土”办法。王聪在养鸡场建了一个土窖,上层放置鸡蛋,下层用于加热,加热靠木柴燃烧提供热量。要使土窖保持孵化小鸡所需的温度就需要有人不分白天黑夜地添柴,掌握火候。在孵化小鸡的日子里,王聪夫妻俩轮换着一天24小时守在土窖旁。“土”办法成功了,第一批小鸡顺利孵化。2年后,王聪积累了一些资金,买了先进的孵化机,生产规模搞上去了,孵化率提高了,成本降低了,收入也增加了。

随后,王聪按照有机食品的生产要求养殖土鸡,土鸡味道好、营养高,深受消费者喜爱。怒江州兰坪县河西乡与四宝村相隔不远。从2000年开始,有2个河西乡的老板与王聪签订收购土鸡协议,按市场价格,生产多少,他们就收购多少。这样,王聪不用花时间和精力到市场上去卖鸡,把时间和精力都用来发展土鸡养殖业。去年,王聪仅靠养殖土鸡就实现纯收入4万多元。

王聪诚实待人,2位河西乡老板都很信任他。手头紧时,他们会提前预付资金。有时,其它地方的客商到他的养鸡场愿意出高价收购土鸡,但被婉言拒绝了。他说:“一个人做事要诚实守信,我既然与河西老板签订了协议,就不能失信于人。”(香格里拉网记者 杨洪程)

责任编辑:赵德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