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基层 用心护理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4-06-26 09:20:51

——记德钦县人民医院内科护士扎史拉木

扎史拉木,德钦县人民医院内科的一名普通护士。从事临床护理工作7年,从一个单纯的、对生活充满憧憬和幻想的学生,一步一步成长为一名成熟稳重、护理经验丰富的内科护士。2008年、2010年连续2年被评为“优秀护士”,2013年荣获“云南省优秀护士荣誉”称号。

7年来,扎史拉木从不计较个人得失,认真主动工作,以自己娴熟的护理技术、良好的服务态度,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得到了单位领导和患者的一致好评。她说:“护理工作虽然辛苦,特别是内科护理,压力大,事情繁琐,但能听到患者的一声‘谢谢,你辛苦了’,所有辛苦就化为一种快乐,成为工作的动力源泉。”

有一年春节,扎史拉木值班,年三十晚上,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因突发脑出血送来医院,当时老人已陷入昏迷状态,脸上和衣服上都是呕吐物,大小便失禁,而老人身旁只有一名家属。在家属忙着办理住院手续时,扎史拉木立即投入急救中,及时帮老人清理了口腔内、脸上和衣服上的呕吐物,并把大小便洗干净,一直守在老人身边监视病情变化。由于救治及时,第二天早上老人苏醒了过来,家属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我和科室的护士们齐心协力,积极配合医生,搞好日常临床护理工作,能为病人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我们心里很高兴”扎史拉木说。

最让扎史拉木难忘的是去年“8·28”、“8·31”地震后,她家乡奔子栏是震感最强的地区之一,听到老家房子震裂后,她跟单位领导请假后急匆匆地赶回家。看着全村老少有家不能回,许多乡亲惊慌失措,她用自己学到的知识,立即开展简单救护和心灵上安抚工作,与父老乡亲共渡难关。第二天,医院领导打来紧急电话,将扎史拉木派往另一个重灾区(争古村),一路上余震不断,石头滚落,但他们不顾个人安危,冒着生命危险赶到争古村,给村民们量血压,嘘寒问暖,安抚他们的情绪。当天晚上,下起大雨,村民们又要搬到另一个安置点,扎史拉木和救灾人员一道连夜冒雨帮村民搬迁,彻夜未眠。第二天又到山上的几个村子里巡回出诊,虽然又累又饿,但看到村民们见到医生脸上露出惊喜时,所有的恐慌和疲惫烟消云散。扎史拉木说:“在灾区的这段日子,虽然心惊胆战,夜不能眠,但也是我有生以来最光荣的经历。”

工作7年来,每天,扎史拉木总是早早来到病房,日复一日地给病人整理被褥、量体温、测血压、采血、和他们聊天,告知他们相关的注意事项,鼓励患者战胜疾病,增强了医患关系。当患者从愁容满面变得眉开眼笑时,扎史拉木内心总是充满了快乐。

内科,常年住院病人都很多,然而护士相对较少,所以护理任务较大,任务比较重,要提高护理质量,就要在各个环节上提高自己。配药、扎针不但要准,而且要快。刚开始时,扎史拉木由于缺乏经验,给病人输液时经常找不准病人手上的血管,她就在闲暇时间仔细研究和揣摩自己手上的血管,在输液器管上反复练习自己的“静力”。每天面对成堆的液体,在配药过程中,玻璃扎上手是常有的事,她总是简单包扎后继续投入工作。现在,无论遇到什么情况,扎史拉木都能从容应对,“一针见血”,减少患者痛苦,当患者说“这护士扎针扎的很好”时,扎史拉木的心里总是暖洋洋的。

晚上值夜班,是真正考验值班人员水平的时候。7年来,扎史拉木晚上接诊的急诊病人很多,许多患者命悬一线、危在旦夕,有时同时来三、五个输液,对危重病人整夜在病房观察,记出入量,累得满身大汗,但她清楚地知道,让患者健康起来比什么都重要。面对重症病人翻身、梳头、剪指甲、吸痰……她常常微笑着说:“作为一名白衣天使,我连南丁格尔的百分之一都没有做到,但我心里永远铭记她的誓言并努力践行它。护理工作脏、苦、累,有时还会遇到患者及家属不讲道理的情况,但我理解他们的心情,我深知疾病和不幸带给一个家庭痛苦,我会用自己的笑容去感化他们。”(邵涵瑶)

责任编辑:拉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