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播音员在新闻播音中的情感运用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4-06-26 09:25:19

播音是有声语言中介传播的一个方式,而播音员的作用就是将一些文字新闻或文字作品通过一种有声语言即播音的方式展示给观众,要想一个节目充满情感和受到观众喜爱,播音员必须把握和运用好情感,用感情去播音,才能让观众产生共鸣,那么新闻播音员如何才能正确把握和运用在新闻播音中的情感?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谈几点认识。

一、新闻播音中的情感素材的捕捉

在一篇稿件当中捕捉到恰当的情感素材,让整篇稿件鲜活起来在新闻播音中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新闻稿件中切记不要滥用感情。每一名记者都有不一样的观点、立场和态度,即使是同一事件的新闻不同记者都会写出不一样情感色彩的新闻。这就需要播音员在拿到稿件之后对整个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做了解。播音是对文字稿件进行的第二次创作,切记不能“绕口令”式的完成,对新闻稿件的播送,只读准每个字词的发音是不能完全表达出稿件真实内容,《云南新闻联播》全国金话筒奖获得者播音员张齐曾说:当稿件传递到播音员手中时要先了解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切勿“见字发声”。在播音的过程当中也要注意处理好自己的情感流露,不能随波逐流,更不能任其发挥。新闻播音员为了恰当的捕捉情感元素,首先要找准新闻稿件的主旨和立意,这样在播音时才可以通过形象、生动、鲜活的语言,恰到好处把情感表露在播送的稿件中。

例如《迪庆新闻》对于“8·28” “8·31”的报道中,记者在现场采访出镜时,只是将尼西乡地震发生的具体地点、时间以及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公安干警全力抢救被困人员抗震救灾的情况报道出来。此时,播音员把握自我情感,将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公安干警如何抗震救灾连夜连续作战的情况通过生动、鲜活的语言将其展现给观众,这就要求播音员要把握好新闻的主旨和立意,把握新闻的要点和逻辑,才能把隐藏在新闻背后的情感元素捕捉到并挖掘出来、表达出来。

二、新闻播音中的情感分寸

曾在某个调查节目当中,某卫视的主持人在播音当中“热泪盈眶”和“泣不成声”,受众无法听清稿件内容,这是严重超越“情感分寸”,现如今,经过几代播音员的不懈努力和与时俱进,播音已经形成了“字正腔圆,呼吸均匀,节奏明快,语速得当,层次分明,轻重显著”等特点。当然,每个播音员都有自己的特色。赵忠祥老师的浑厚质朴总带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他配音完成的《动物世界》和《人与自然》都刻下了他播音特色深深的烙印。虽然这些配音名家他们的音色各异,风格不同,但是运用感情的分寸把握都是到炉火纯青的境界。

那么,新闻播音当中的情感分寸把握应该怎么注意呢?这在纪实性的新闻稿件当中尤为凸显。比如说,我们所熟知的“板蓝根”事件。普通人在遇到感冒发烧或者是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时候都会选择买非处方药来进行治疗,这其中板蓝根无疑是首选,但是当遇到比如SARS等病毒的时候哄抢板蓝根的事件时有发生……作为播音员在播报过程中必须客观地看待整件事,用科学的角度来进行解释,而非是用嘲笑或批评哄抢“板蓝根”的坏处,这样的报道倾向性就明显带有个人感情色彩和个人立场。

要想准确表达这种倾向性,新闻播音员的头脑当中必须要有宏观的意识和大局意识。要对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做了解,无论是历史资料还是背景叙述都需要我们仔细探究。除此之外,播音员并不是万能话筒,任何知识都不可能完全掌握,这就要求播音员在日常生活中多学、多看、多听、多了解,也可以向有关方面的专家求证这样在播音过程或直播节目中才会不偏离稿件的主旨。笔者认为新闻播音中把握情感分寸有以下几个原则。

(一)不能以新闻播音员的个人感情代替党的政策。想要快速明了的掌握真实有效的各类咨询新闻就是老百姓的首选,但是新闻在提供咨询的同时也有一定的舆论引导性。在新闻节目当中,新闻播音员好比是“形象代言人”。是观众瞩目的焦点,他们的声音语言当中的感情倾向是正确引导的关键。任何新闻的播报根源于党的方针政策以及新闻素材本身的情感倾向,并非是播音员的个人喜好。在播送稿件当中播音员的感情运用必须要与党的方针政策表达一致。传递出党委政府的真实声音,因此新闻播报中对事件的情感把握必须要以党的政策为准绳。

(二)把握情感的节奏要适度。在不同的稿件类型当中感情的节奏运用都不一样,比如是民生的新闻和时政新闻的感情节奏都是不一样的。民生新闻当中比如遇到灾难和突发性的事件要用心,情感一定要运用的恰当、准确、有分寸,也不能过分掺杂新闻播音员自己的情感,必须要进行理性的思考,经过正确的“选择”和“过滤”表达出基础性的情感,播音的情感节奏是穿起稿件每条线索的关键所在。

(三)情感的培养和运用。新闻播音员的稿件大多出自记者和编辑,他们是新闻事件的第一人也是观察者。拿到稿件之后文字是能反映和还原事件本身的唯一线索和依据。这样在播送稿件时能够拿捏得当又要突出记者和编辑写稿件的独特视角和个性,这就要求播音员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当中要做到深入了解和熟悉群众,对社会生活和群众思想都能有真切的感受,准确把握时代脉搏和群众的呼声。感情的运用是辅助的效果能够使稿件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但切记在稿件的播送当中切勿感情爆发和宣泄这样会喧宾夺主。总之,播音员的感情配音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练成的,他要求播音员在日常的生活中俯下身子去,更加贴近事件和人物来培养情感的积累和运用。

三、新闻播音中感情轻重的分配

播音不是简单的吐字归音,也不是粘贴复制的格式化工作,它需要播音员心怀世界入眼入脑入心的去播送每一篇稿件。用最质朴的语言,真挚的情感和充沛的精神用声音去感染人、鼓舞人、打动人。在一篇稿件当中主持人要有社会责任,详细交代事件的来龙去脉之后分层次和重点运用感情去感染人。

由于大多民生的传递正能量的稿件都比较动人,这就要求播音员在运用真情实感的过程当中感情的分配要有重点。除感染社会的受众让他们传递这份正能量之外还要运用情感投入的分配,引起人们的共鸣参与到这些慈善或者公益事业当中。

一个称职的播音员应该做到心怀大爱,责任第一熟练运用自己的情感在细微变化的日常配音过程中播送更多听众和观众喜爱的作品,完成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杨毅)

责任编辑:拉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