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维西县总工会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工作大局,积极搭建平台,促进下岗女工再就业和就业困难妇女就业,找到就业岗位的下岗女工和就业困难妇女,在劳动中获得了尊严,生命绽放出绚烂之花。 在扶持创业中解决就业 “在总工会的帮助下,我通过创业实现了就业,还带动了3名妇女就业。”李雪英高兴地说。去年,李雪英打算在叶枝镇的街面上开一家服装店,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启动资金短缺的问题使她一筹莫展。在李雪英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维西县总工会向她伸出了温暖的手,为她提供了“贷免扶补”创业资金支持和创业技能培训。 创业是促进就业最有效的一种形式,通过创业,李雪英一家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 据了解,制约下岗女工和妇女创业带动就业的有“三道坎”:一是资金短缺,创业初期很难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二是服务体系不完善,办证难;三是扶持政策难以落实。 近年来,维西县总工会认真落实“贷免扶补”政策,破除妇女创业带动就业的“三道门槛”,最大限度地降低创业门槛,最大限度地给创业者提供帮助,最大限度地解决困难群体的就业。由人力资源部门牵头,工商、税务部门建立了创业“绿色通道”;工会、共青团、妇联等机构主动请缨,共同参与,承担落实任务。 近3年来,维西县总工会女工委员会帮助36名下岗女工、女农民工和高校毕业女生获得了贷款支持、培训帮扶、税费减免和资金补贴等“贷免扶补”政策的扶持,圆了创业梦,带动妇女就业148人。 从“心”创造新生活 受生理因素和就业环境等的制约,下岗女工和就业困难妇女的就业之路非常艰难,成为整个再就业工作中的难点。作为集“老少边穷”于一体的维西县,下岗女工和困难家庭妇女就业难的问题尤为突出。 去年,中专毕业的农村女青年小李在总工会的帮助下在金玉大酒店找到了就业岗位。小李告诉记者:“在酒店工作很辛苦,但收入不错,更重要的是通过诚实劳动,我找到了做人的尊严。” 维西县总工会负责人告诉记者,下岗女工和就业难妇女普遍存在自卑、灰心、抱怨、焦虑甚至愤怒的情绪,在这种情绪的作用下,家庭矛盾也变得十分突出。针对这一情况,维西县注意把一些优秀女工的事迹整理成文字材料,发给下岗女工和就业困难妇女,还采取先进事迹报告会、下岗女工座谈会等形式,用身边的事例说服女工破除“等、靠、要”和“低人一等”等消极思想,树立“社会需要,就是第一选择”的就业观念,从“心”创造新生活。 在开辟岗位中促进就业 维西县总工会负责人告诉记者,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帮助下岗女工和妇女再就业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近年来,维西县总工会以人为本,积极搭建平台,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开辟就业岗位,促进下岗女工再就业,帮助就业困难妇女就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我和丈夫都是下岗职工,今年42岁了。去年,在政府的关心下,我重新就业了,有了稳定的经济收入,一家人的日子好过起来了。” 近年来,维西县总工会女工委员会积极向县委、政府汇报,广泛协调,广开门路,为就业难妇女提供了12个公益性就业岗位,县总工会与金点酒店、汽车检测线等企业协调了110个就业岗位,促进下岗女工在就业和就业困难妇女就业, 在提高妇女素质中促进就业 “我参加了两次由县总工会组织的创业培训,转变了观念,增强了本领,实现了创业带动就业梦想。”在维西县城念萨街开了一家茶室的女青年李玉芬说。 记者了解到,缺乏技能是阻碍女工上岗的重要原因。为进一步提高下岗女工和就业难妇女素质,促进其就业,增强就业稳定性,维西县总工会切实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注重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采取自办与联办、长训与短训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了护理、烹饪、酒店服务、特色种植养殖等多种技能培训,在不到2年的时间里,协调人社局等部门举办了23期培训班,培训人员达489人次。(记者 杨洪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