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网讯 (记者 陈义) 近日,记者从香格里拉县有关方面获悉,该县将采取六项措施,推进民族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文化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实现各民族文化交流交融和共同繁荣。 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完善民族地区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实现乡镇有民族文化站,村(社区)有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科普栏、体育设施。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优先安排涉及少数民族群众切身利益的基层文化建设项目,加快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支持基层开展民族节庆、文化和体育活动,鼓励乡镇及村寨开展民族民间文艺活动。 实施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工程。加快香格里拉民族文化广场和迪庆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加强现代科技在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中的作用,编制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目录和规划,建设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库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资源库。建立优秀民族文化传承体系,抢救、保护和开发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文物古籍、口传文化、音乐舞蹈、体育、技艺、建筑、服饰、餐饮和医药等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设一批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点、民族特色村寨和民族文化广场,收集民族村落影像文化资料,申请命名一批民族文化艺术之乡。 实施民族文化精品建设工程。打造一批具有鲜明香格里拉特色的民族文化品牌,推动文化资源优势向文化产业优势转变。有计划、有重点地扶持世居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精品开发和创新,支持民族文学、音乐、舞蹈、戏剧、影视、服饰和工艺品等创作展示。实施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程,使每个世居民族都有一批具有本民族特色、地域特点和时代特征的村寨。 培养民族文化传人。支持乡镇、社区文化站(馆)开办民族文化传习馆(班),大力培养乡土民族文化能人和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充分发挥民间传承艺人在民族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完善民族文化传承人认定补助制度,逐年提高补助标准,资助其传业创业。 提供民族文化公共产品。向少数民族聚居区、寺院堂点等发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双语广播影视、图书报刊、电子读物,以及爱国主义、民族团结、政策法规、实用技术和科普知识等公共文化产品。积极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不断加强藏学研究和民族语言文字翻译机构建设。 大力发展少数民族体育。积极组织开展民间传统体育健身活动,加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挖掘、整理和推广,加强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人才的培养,积极参加全国、全省、全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以省民运会在香格里拉举办为契机,加大体育设施建设力度,建设一批具有标志性的民族文化体育设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