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绍成--生猪改良路上的“明星”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5-06-23 16:49:28

家住香格里拉市上江乡福库村四组的冯绍成,今年40岁,他的生猪改良技术得到州、县农牧系统专业人员的称赞,在当地人们都称他为生猪改良路上的“明星”。

盛夏的一天,冯绍成院子里悦耳的手机铃声响起,正在洗浴间洗脸的冯绍成迅速走进正房堂屋,拿起茶几上的电话接听。“冯老弟,我是良美村九组的周老伯,你现在能不能来我们家一趟,我家母猪有些反常,麻烦你帮来我家看看,多谢了。”

“好,我马上来!”冯绍成挂断电话。快速到家里的生猪改良实验室里,准备好出诊药箱后骑上摩托车出发。20分钟后,他赶到周老伯家,停好摩托车后冯绍成来不及休息就和周老伯来到猪圈检查母猪出现的相关情况后,冯绍成将准备好的猪精液对母猪进行了人工授精。10多分钟后,母猪安静了下来。“一旦发现特别情况,就打电话给我,这段时间对母猪的喂养尽量要清淡些,避免上火……“冯绍成再三叮嘱周老伯。

“好!好!好!冯老弟,今天谢谢你了!”周老伯热情地邀请冯绍成吃早饭,被他谢绝了。

以前,冯绍成是当地小有名气的泥水匠,十里八乡的群众都纷纷登门请他做活。35岁那年,他四肢的关节炎经常发作,这不得不让他放弃水泥活。就在冯绍成为寻找新出路犯愁时,在外地的亲友给他提供了进行生猪改良人工授精技术服务的建议。当时,在金沙江沿线的乡村里,大多数农户重视生猪饲养及繁殖,若能开展这项技术服务,对冯绍成来说,既可增加家庭收入,又可缓解劳动强度,是两全齐美的选择。但想到“给母猪人工授精”这个称谓,他心里七上八下的,他担心在农村里搞这项技术服务活动会不会遭人鄙视或是说闲话?正当冯绍成犹豫不决时,在亲友的鼓励、帮助和妻子的支持下,2011年至2012年初,他鼓足勇气先后到昆明、文山、蒙自、宾川等地的种猪厂参观学习生猪人工授精技术。

学习结束后,冯绍成对生猪改良人工授精技术有了深刻认识,他通过银行贷款,加上原来积攒下来的微薄积蓄,冯绍成引进优质猪种约克、长白、杜洛克三大品种为主的4头母猪,4头种猪,投入3万余元,自己动手建200平方米的8间房,购买一些必须的仪器,建塑料配制点,挂上《上江福库村生猪改良点》的牌子,开展起生猪改良人工授精技术服务。

在刚开始的半年时间里,冯绍成没有多少客户,基本上是在本村的乡邻之间提供服务。渐渐的,群众在观望中逐渐改变意识,不仅欣然接纳这项技术服务,并且越来越多的人登门请冯绍成,邀请他上门服务。冯绍成的业务也不断扩大,4年来,他平均每年完成近1000头母猪的生猪改良人工授精技术服务,服务区域从香格里拉市上江乡辐射到金沙江沿岸以及德钦县的拖顶乡,甚至到丽江市玉龙县石鼓镇等地。

据了解,冯绍成饲养的种猪每天每头平均消费12元,每头受精成本10元,他上门实收服务费每头15元,免费赠送一套一次性器具;若要保证下小崽为止,则收费每头50元。冯绍成说自己虽然不是生猪改良人工授精技术方面的专业人才,但这些年来,农户们在养殖生猪的过程中能减少劳动力、降低饲养种猪的成本,能科学有效地对圈养生猪进行培育繁殖的同时,更进一步优化当地生猪品种,减少病毒传播,提高地方生猪的健康出栏率,从而间接为人民群众生产发展,安居乐业发挥积极作用,这让他觉得自己在增加家庭收入之余也为大伙儿的增收致富出了一份力,这是一件让他很自豪的事情。

盛夏的白天,时光总是那么漫长,但不知不觉中,凉风习习的傍晚又悄然而至。忙完家中的农活儿,趁着妻子喂猪、准备做晚饭的时段,冯绍成背着药箱骑上摩托车,又行驶在去邻村农户家进行生猪改良人工授精技术服务的路上,悦耳的手机铃声伴随着摩托车的笛音,久久回响在乡间……(李芬) 

责任编辑:拉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