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钉子”书记——仁巴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5-07-06 18:18:47

● 余富全 安永鸿 江初

短评:践行“钉钉子”精神 推进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

  滴水可以穿石,绳锯可以木断,“钉钉子”精神靠的是挤劲、钻劲和恒心。18年坚守一线,带领全村人民改变家乡面貌,仁巴以自己的言行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不忘初心 ,始终如一。“羊拉精神”就是迪庆条件最艰苦、环境最恶劣、脱贫任务最繁重的羊拉干部群众的生动写照,谋事创业靠的是一个个如钉子一般钉在自己的岗位上恪尽职守的干部群众。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是农村的先锋组织和战斗堡垒,必须发扬“钉钉子”精神,脚踏实地,带领各族群众把各项工作做好。

  当前,迪庆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的任务还很繁重,我们要大力提倡“钉钉子”精神。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做谋事实、创业实、做人实的表率,不做表面文章花架子的虚功,多做打基础立长远的实功,转变工作作风,深入群众,深入实际,苦干、实干,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苦,经得住考验,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变压力为动力,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全面推进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示范区建设。

在德钦县羊拉乡有一群基层干部,他们常年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为家乡的发展和群众生活水平的改善尽职尽责,诠释着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羊拉村党总支书记仁巴就是他们当中的一员,他自1997年调到羊拉村委会工作,一呆就是18年。期间,许多和他同时任村委会负责人的同志早已调到州、县行政机关工作,不少还担任要职,而他却仍然坚守在羊拉村。

仁巴也有多次机会调出羊拉,前几年乡里换届,组织考察他到乡里任职,他却对考察他的同志说:“谢谢组织关心和爱护,还是让我留在村上为家乡做点事吧。”仁巴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干事做人就像一颗钉子,不舍初心,坚守着自己的岗位,被乡里干部和群众亲切地称为“钉子”书记。

仁巴1966年生,1985年参加工作, 1987年到云南省农校畜牧兽医民族班学习,毕业后在羊拉乡农业综合服务站工作,“别看他那双手特别大,劁猪骟马灵巧得很。”羊拉乡人大主席团主席尼玛与仁巴当年一起在乡里工作,后来一起到村委会任职,说起仁巴,尼玛赞不绝口,“仁巴年轻时,工作热情很高,那几年跑遍了羊拉的村寨和牧场,特别受牧民的欢迎,任村委会负责人后与村委会班子一道为羊拉村做了不少事,得到村民的认可。”

4万多个义务工,修通一条神话般公路

在云南,德钦是最为边远的县份;在德钦,羊拉乡是最为偏远的乡,而羊拉村,从乡政府所在地甲功村还要进去70多公里,是“羊拉的羊拉”。以前,羊拉村没有公路,从乡政府到羊拉村要走上两天。“进去的人不想出来,出来的人不想进去。”这是当时羊拉村的真实写照,干部留不住的现状困扰着羊拉乡党委政府。仁巴是事业编制,他的群众基础和工作能力让乡党委将目光盯住了他,经过协调,1997年,仁巴被任命为羊拉村村长,入党后被任命为村支部书记,成为“双肩挑”村官。

羊拉村的偏僻,首先就是交通,地处三省区交界却没有一寸公路。“要致富、先修路”,仁巴和村委会班子一到任就规划着全村的发展路径。修通从乡政府所在地到羊拉村通村公路有70多公里,投资大;而如果连接到邻近的四川得荣县境内,仅有30多公里。链接得荣县境内的方案得到县、乡的认可,并为村里安排了一些炸药等材料。从此,仁巴变成了村里最忙碌的人。一方面向上呼吁,请上级部门支持,另一方面协同乡干部反复到邻近的西藏芒康县盐井乡和四川得荣县协调修路的事,和村委会班子一起将乡亲们动员起来,开始了漫长的义务投工投劳修路。从2001年开始,一干就是三年,三年来,羊拉村的乡亲们义务投工4万多个工,于2004年修通了从羊拉村到四川得荣的18.8公里的路段,其余的十多公里由政府出资以外包的方式修通。“当年在全村动员时,18个村民小组的群众都举双手赞成,我们按户均、人均将路段分工包段完成,村委会负责监督和协调。对不合格的工段要求返工时,乡亲们也是毫无怨言,总是加班推迟收工,有时天擦黑才收工回家。乡亲们都盼着七彩路修到家门口!”仁巴动情地说。羊拉村的乡亲用无比坚毅的精神在崇山峻岭之中修建出一条神话般的公路。羊拉村党总支常务副书记此立说:“我们修这条路的时候,曾经轰动全县、全州,领导说这是‘羊拉精神’,还拍了电视。”

“鸡鸣三省不能光打鸣,邻里乡亲还得多担待。”

“人说羊拉村不是人呆的地方,但是我们祖辈生活在这里,我爱我的家乡,家乡的建设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我在羊拉从没有苦的感觉。”仁巴靠在村委会活动室的角柜上,背后的窗台上放着一个医用药箱。仁巴说,羊拉山大又处省界,调解纠纷便成了村委会的一项重要工作。18年来,仁巴总是为乡亲们着想,大到项目建设,小到邻里纠纷,每一件事都离不开仁巴,在当时从得荣修路时,他多次跑到得荣和盐井乡协调公路的事,在公路修通后,由于羊拉村在三省交界处,毗邻西藏、四川,素有“鸡鸣三省”之称,也因此与毗邻村民纠纷不断,每一次群众都是群情激昂剑拔弩张,仁巴总能妥善地协调解决。

有一次,羊拉村的村民通过合法途径在与西藏的交界处搭建了一个简易的锯木作坊,方便了羊拉村的群众。作坊搭建在邻近西藏的地方,西藏的村民就将作坊砸毁,于是羊拉村组织村民跑到交界处,仁巴火急火燎地跑到现场,制止了一场一触即发的群体事件,同时联系西藏当地的村干部,与他们进行理性的交流,最终,一场跨省纠纷在握手言和中得到圆满解决,锯木作坊也在他的努力下拆除,被毁坏的财物也得到合理赔偿。

“仁巴是个直性子,他骂人是常有的事,看到不对的地方,不管是谁,他都敢骂,但是他对群众又特别好,经常跑上跑下,为群众办了大量的事,为群众解决了许多具体的困难,所以,当地群众特别服他,也特别听他的话。”尼玛说。据尼玛介绍,仁巴特别能吃苦,但凡乡里村里有什么事,他总是苦活、脏活抢着干,从没因为自己是干部而在村里有过任何的特殊。尼玛还说,仁巴人胆子特别大,在解决纠纷和村务工作时,从没有过前怕狼后怕虎的犹豫,有什么事都敢于担当责任。

乡党委书记立青农布说,仁巴在羊拉村甘于寂寞,沉下心来,扑下身子确确实实为老百姓做了许多事。特别是在通村公路建设中,每天都在工地里与大家同吃同住同劳动。立青农布所说的公路还包括从羊拉乡政府所在地甲功村到羊拉村的70多公里的通村公路,当时,羊拉村在2004年义务投工投劳修通到得荣县的公路后,到县城还要坐车绕行得荣、巴塘两个四川境内的县份,到乡政府办事更是要两天时间,为了解决极度不便的交通状况,2004年,乡党委政府决定修通羊拉乡到羊拉村的通村公路,从乡政府到羊拉村73公里路一直修了5年,施工沿线的赔偿、纠纷少不了仁巴的斡旋。2009年,公路通到羊拉村。谈到公路建设时,村委会副主任品初动情地说:“这条路倾注了总支书记仁巴的汗水,当时谁会想到我们羊拉村也会有公路啊!”

公路修通了,羊拉村怎样发展?这又是一个挂在仁巴心头的病。羊拉海拔不到3000米,日照时间长,适应干果种植。仁巴带领村民于2003年和2005年分别在该村退耕还林面积上种植了1500亩核桃,目前已有收益。据村委会聘请的文书尼玛介绍,种得多的有2吨左右的收成,最少的也有200公斤。仁巴指着一片有一人高的核桃林说:“这是后来补种的,已经挂果了,全村有500亩左右。”种植玛咖也是仁巴调整羊拉农业结构的产业之一,他说,今年干旱,玛咖种不下去,待明年进行规模化种植,羊拉村民将有另外一条增收渠道,他对此充满信心。在仁巴等村委会一班子的带领下,羊拉村群众生活一天比一天好起来,文书尼玛说:“1997年,全村人均收入仅为400元,到2014年增至6000多元,翻了10倍多。”

“仁巴难得在家里呆上一天”

“他难得回家一次,前两天出去好长时间,刚进家门还没喝茶又接到通知出去了,一去就是好几天,我现在也不能干活了,帮不上什么了,儿媳妇又经常得病,万一家里有个三长两短的……”78岁的仁巴老母亲,没说上几句话就哽咽起来。仁巴的老母亲在前些年不小心摔倒造成右腿骨折,后来又在干活时眼睛不慎被蹦出的钉子戳穿了角膜,导致右眼失明,左眼也患上白内障。仁巴是孝子,他为了治好老母亲的左眼,抽出时间领着母亲到州府医院做了白内障手术,可是当母亲骨折、角膜被戳时,仁巴都不在老人身边。

仁巴的弟弟一直多病,五年前因病离开了他。仁巴的两个孩子中,老大儿子小时侯发高烧,因没能及时医治,成了残疾人。说到儿子,仁巴悔恨万分,他说:“得病时在家就好了。”

“他经常不在家,我一个人伺候老人,儿子又是残疾,外面的活,家里的事都得我一人承担,女儿一直在外读书。每次出门,我都希望他再晚两个小时出门,哪怕他不干活,在家里也是一个依靠啊!”仁巴的爱人扎西取次说话时,委屈的泪花在眼里打转。儿子出生时,仁巴在乡里的农业综合服务站上班,没在她身边,女儿出生时,仁巴已是村支部书记了,可是因为出差照样不在她的身边,女儿出生当天,扎西取次早上还赶着三匹马到牧场送东西,回来时又砍了三驮柴火,就在快到家的村委会附近临产了,是乡亲们把她送到家里。

扎西取次是老病号,几年前得了一场大病,在州医院住院40多天,现在每天还得大把吃药。

对家里,仁巴亏欠太多,他说:“组织信任我,放在这个位置上,要对得起组织,对得起全村父老乡亲!”

村委会的房子和学校在一起,集中办学后,村委会按县里的要求,开办学前教育。尼玛老师说:“在村委会的动员下,去年招了17名适龄儿童,由于山高路远,采取上一个月课休息10天的模式。现在有6名学生转学到外面,只有11位了。今年,全村有20名适龄儿童。”仁巴望着正在院里玩耍的娃娃说:“现在最担心的就是这些娃娃。”他不仅担心孩子的安全,更担心幼儿园不能坚持办下去,幼儿园的锅碗瓢盆以及一切支出时常牵着他的心。

责任编辑: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