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抓推动创新发展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5-07-24 08:46:59

——迪庆州妇联工作纪实

今年上半年,州妇联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式方法,主动服务于迪庆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示范区建设的具体实践,以六个抓手推动妇联工作创新发展。

以作风建设为抓手,加强女干部队伍建设

按照州委“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的安排部署,抓学习、抓制度、抓落实,州妇联进一步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继续开展“下基层、访妇情、办实事”活动,落实领导班子成员基层联系点制度,为挂钩村解决了路、学校球场等的修缮问题。按照“党建带妇建、妇建服务党建”的要求,进一步规范州级机关妇女组织的组建和选举程序,并把基层妇女组织建设纳入党建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同时,联合州委组织部、州委党校举办了51人参训的迪庆州第三期优秀乡科级女干部培训班,选派10名优秀女干部到昆明市相关部门挂职学习锻炼,选派 27名女干部参加了全国妇联、省妇联举办的各类培训班。

以技能培训为抓手,提高农村妇女发展致富能力

按照“环境综合整治”相关要求,州妇联提出了“美化城乡环境·建设幸福家园”巾帼在行动方案,重点开展依法维权、素质提升、巾帼服务、 感恩教育、美化环境五项行动。

为取得实效,州妇联在三市(县)举办了乡镇妇联主席、村(社区)妇代会主任共250人参加的三期基层妇联干部培训班。各级妇联组织进一步深化“双学双比”活动,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实用技术,拓宽妇女创业门路,实施好“贷免扶补”项目和“两个10万元”微型企业培育工程,对全州400户致富带头人和创业能手进行实地摸底调查,发放创业贷款达3000万元。

以品牌活动为抓手,加强家庭文明建设工作

打造“最美家庭”和“平安家庭”活动品牌。州妇联坚持把家庭文明建设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继续开展寻找“最美家庭”和“廉政文化进家庭”活动。在全州范围内对2000个迪庆州“平安家庭”示范村(社区)和示范户进行挂牌,深化“平安家庭”创建活动,以家庭的平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举办女子健身操大赛,共有10支参赛队300多名妇女干部职工参加比赛,观看人数达1000多人。三是大力推动“巾帼建功”活动。各级妇联出台巾帼文明岗考核管理办法,常态化推进“践行雷锋精神·百万巾帼志愿者在行动”活动,以帮扶留守妇女儿童、困难妇女和家庭、空巢老人、孤儿等为重点,组织巾帼志愿者就地就近开展契合妇女和家庭需求、形式多样、务实管用的志愿服务活动。

以实施项目为抓手,改善妇女儿童生产生活条件

广泛发动、积极争取社会力量支持,为贫困妇女儿童献爱心、送温暖。实施省妇联安排的10万元单亲贫困母亲住房援建项目,各级妇联在调研的基础上确定援助对象,努力改善农村单亲贫困母亲的住房条件。积极与全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对接,争取到一辆“母亲健康快车”和474个价值10多万元的 “母亲邮包”。积极与省妇女儿童基金会对接,争取到900斤恒源祥毛线。开展 “最美乡村女教师”和“最美恒爱守护天使”的评选活动,我州共有21名女教师获奖。实施“拯救无辜宝宝·救助贫困儿童”健宝工程公益项目,为7名因母亲感染HIV 实行母婴阻断的0至3岁儿童争取到奶粉24提。发动社会爱心人士,开展爱心图书捐赠活动,截至目前,全州捐赠3140册,价值6.2172万元。

以“两规”为抓手,推动妇女儿童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突破重难点指标。各级妇儿工委及办公室强化协调、服务等方面职能作用,各级政府及各成员单位主动参与,积极配合,从经济、科技、教育、卫生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合力推动“两规”实施。强化依法统计,完成对州级成员单位和三县市(区)40多名联络员进行了统计监测培训。创建示范乡镇,命名香格里拉市建塘镇、维西县白济汛乡、德钦县奔子栏镇为实施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州级示范乡(镇)。加大《两规》宣传力度,出台《关于切实推进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宣传教育进党校工作的意见》,规定从今年5月起将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教育课程列入全州干部培训教学体系,纳入各级党校的培训内容。省政府对2014年度妇女儿童工作督查考核中,在16个州市中我州考核成绩名列第6位。

以“维权”为抓手,切实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增强妇女的法制观念。各级妇联联合相关部门开展了“三八”妇女维权周宣传咨询活动50场,共接待咨询1300多人次,发放《婚姻法》《妇女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各类宣传资料20245份。与公安局联合开展以“关爱儿童、反对拐卖”为主题的反拐宣传活动,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制定信访接待工作制度,进一步加强信访工作。半年来,全州妇联系统接待妇女儿童来信来访62件(次),处理62件,处理率达100 %。进一步建立健全维权机制。充分发挥妇联信访窗口、12338维权热线等作用,落实领导带班接访制和全年365天全天24小时工作制等长效机制,为广大妇女提供免费法律咨询优质服务。(香格里拉网记者 和泰君)

责任编辑:和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