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建春:真爱的耕耘者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5-11-09 17:56:20

和建春,女,纳西族,1979年出生,本科学历,1999年参加工作,在农村教育战线上工作了16个春秋。16年以来,她以校为家,始终以一名优秀教师的标准要求自己,用深情和爱心浇灌着稚嫩的幼苗,用满腔的热情谱写了人生华美乐章。

1999年9月,怀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对事业的无限追求,和建春乘车穿过大、小两座雪山,在崎岖山路上颠簸了八个多小时,从香格里拉县城到达东旺乡,在两个村民的接应下,来到普丁小学,开始了她的教育生涯。

普丁村地处山腰,40多户藏族人家择势而居。面对破旧的学校,低矮的土墙,插入云端的雪山,深不见底的峡谷,年轻的她,忍不住哭出泪水。听到她的哭声,邻居不会说汉话的大妈赶来安慰她。哭过后,从小要强的她,向大妈要了一碗面粉熬成糊,在昏暗的烛光中(普丁村直到2002年底才通电),用报纸把房间糊了一层又一层,拿了三根柴火把门顶了一道又一道,直到困得实在撑不住才迷迷糊糊地睡去。

普丁小学教室简陋,课桌破旧,教室地面全是黄泥地,凹凸不平,为便于打扫卫生,劳动课她带领学生平整教室,为避免起灰尘,每天用水洒教室。和建春老师教授一至三年级的语文复式课,上课时,她才发现,这里的学生只有少部分能听懂汉语,交流困难。每次下课后,她就向学生学习藏语,半年后,可以听懂常用的藏语,可以进行简单的双语教学。她教学生唱国歌、教学生升国旗、做广播体操。从此,每个周一的清晨,这个大山里的村庄,都会在孩子们的国歌声中,升起鲜艳的五星红旗。村民说:“普丁小学有希望啊。”当时,因为贫困,学生辍学现象普遍,尤其是到捡虫草的季节,家长为了多找些钱,不请假随意把孩子带到山上捡虫草。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她白天上课,晚上挨家挨户了解情况,宣传学习的重要性。2000年,8名辍学在家适龄儿童全部重新回到课堂。经过两年的艰辛努力,普丁小学教学成绩有了很大提高。

寒来暑往,日月如梭,和建春在普丁小学一呆就是七年。普丁这个仅有100多人口的山区小村已先后有20多人升上初中,7人升上高中,4人考入中专,和建春老师班里的两名学生也先后考上大学。直到现在,许多普丁的学生,都与和老师联系,经常来看望她们心目中最尊敬的和老师。她的工作成绩也得到上级的充分肯定,2003年被任命为跃进完小校长,并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2004年1月初,准备结婚休假回来的老公在香格里拉县城等待刚放假的她,由于大雪封山,道路中断,爱人在县城宾馆待了三天多,第四天凌晨四点多才等到了从四川得荣县绕路归来的新娘,在婚礼前一天下午,他们才赶回老家。

结婚后,爱人是一位驻守南疆的边防军人,夫妻俩聚少离多,为了支持丈夫的事业,她孝敬公婆,照顾孩子,毫无怨言;为了山区的教育事业,她以校为家,工作认真,兢兢业业。

16年来,和老师满腔热情,默默耕耘,播撒下一片片爱的种子。2006年9月,来了一位叫郑玚的藏族女生,语言表达严重障碍,听力极弱。面对这样一位学生,学校感到压力很大,还是和建春勇挑重担,她想了许多办法,把郑玚安排在第一排正中,尽可能地让她听清老师讲课,为了让她学到更多知识,和建春专门学习了特教知识,经常与家长沟通为其开“小灶”,还动员其他学生和她多交流,一起做游戏,增强她的自信心。在和建春的悉心教导和真心付出下,郑玚得以健康成长。 2012年9月,班里来了一位叫俄热初姆的孤儿,她成了和老师的扶贫对象,每到“六一”儿童节,和老师都给她买一套新衣,让她像其他孩子一样感受到节日的快乐。平时给她买学习用具,为她交书费,每年还给她买校服,在和老师的带动下,班上的学生对俄热初姆也很关爱。

2012年11月,爱人到丽江出差,夫妻相约到丽江相聚。刚准备上车,就得到俄热初姆生病的消息,她思虑再三,还是决定取消行程,退了车票。

16年如一日的真心付出,和老师的抽屉里装满了优秀教师、优秀辅导员、教学竞赛优胜奖等奖状。2014年,根据上级要求,迪庆州香格里拉县成立张茂仙语文名师工作室,以带动提高全州教育教学水平,她因为成绩突出入选了。而今,她不仅要在香格里拉市建塘小学教学,还参加语文名师工作室教研活动。(史效轩)

责任编辑:鲍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