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网讯 (记者 石显尧 央金拉姆 通讯员 乔建春) 7月29日,全国第十届双拥模范城(县)命名暨双拥模范单位和个人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会上,香格里拉市第二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 据了解,香格里拉市自1992年至今,连续7次获得云南省双拥模范县的光荣称号,2012年2月,首次获得全国双拥模范城荣誉称号。 香格里拉市有悠久的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香格里拉市一直以来继承和发扬拥军优属的光荣传统,在贺龙亲书“兴盛番族”锦旗的见证下,军民携手齐心共建,走出了一条具有藏区鲜明特色的军民融合发展的双拥共建之路。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香格里拉市的双拥工作驶入了“继承、巩固、创新、提高”的快车道。双拥工作紧紧围绕“和谐稳定、团结发展”的主旋律,按照“创新思维、创新方法、打造亮点”的要求,开拓进取,勇于创新,走出了一条富国与强军相统一,地方经济发展与驻军部队建设相协调的独具特色的双拥新路。续写了香格里拉藏区军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双拥新篇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香格里拉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双拥工作的指示要求,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重要战略思想,始终坚持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凝聚人心、夯实基础的原则,军地积极推进“双六互动计划”,广泛开展“双拥在基层”共建活动,用汗水浇灌出具有云南藏区特色双拥共建之花,促进藏区社会和谐发展。 近年来,香格里拉市委、市政府和驻香部队始终把双拥工作放在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政治高度,实行地方“一把手”和部队主官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双拥工作责任制,并纳入各级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香格里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年度目标考核责任制、纳入精神文明建设考评;组建市、乡、村、社“四位一体”、上下贯通、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双拥工作组织网络体系;实行军地联席会议、重大节日走访慰问、现场办公等制度,共商双拥大计,共谋军地发展。结合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实际,先后出台了《香格里拉县优抚医疗保障暂行办法》《香格里拉市争创双拥模范城(县)工作实施方案》《关于推进香格里拉县军民融合式发展规划方案的实施意见》等指导性文件,为加强军民共建、开展双拥工作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推进了双拥工作创新发展。 香格里拉市委、市政府和驻香部队紧贴军民融合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使命,在藏乡村寨广泛开展以“同心向党、同谋发展、同树新风、同创平安”“千名干部进村入户促和谐”“基层党组织联建共创促发展”等共融共建活动。与驻香部队开展共建的香格里拉市建塘镇金龙社区被云南省表彰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驻香部队与松赞林寺开展警寺共建,建立互访机制的做法得到军委副主席许其亮、总政主任张阳的批示和充分肯定;各级党委、政府采取印发党的民族宗教政策、藏区社会发展历史及农牧业实用技术等宣传手册的方式,把党的声音传递到千家万户;通过实施民生问题联解、安全稳定联防、突出治安问题联治、矛盾纠纷联调等“七个联动工程”,整合党政军警民力量,共筑藏区安全屏障,涌现出龚曲此里等一大批“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优秀干部”的先进典型。 香格里拉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支持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记在心里、抓在手中、扛在肩上,紧紧围绕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积极协助部队完成教育训练、战备执勤、科研试验等任务,大力支持部队信息化建设,主动为部队解难帮困,尽可能在政策、资金、信息、技术等方面给予更多支持和倾斜。维修维护滇藏公路、部队进出口道路,解决部队粮油水电燃料补贴,助推部队战斗力提升。建立“普惠加优待”的优抚保障模式,修订完善《拥军优属办法》《重点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关于调整部分优抚对象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等一系列配套性政策措施,在城镇退役士兵安置、干部子女优先就近入学和义务兵家庭优待金、自主就业退役士兵政府补助金、重点优抚对象抚恤补助金兑现等方面均实现100%兑现。 4年来,驻香部队先后出动兵力10万余人次,出动车辆近7000台次,圆满完成200余次各类抢险救灾任务及重大活动安保任务,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藏区社会和谐稳定,树立“金珠玛米”良好形象;积极参与“七彩云南保护行动”,协助地方开展河道治理,军地携手打造万亩“国防林”建设;组织千余名官兵与驻地群众共建共护“文明滇藏线”,有力确保了滇藏线畅通;深入藏家村寨、学校、寺庙等重要场所,开展走访慰问、医疗巡诊、“1+1”捐资助学活动,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军民鱼水情深的时代赞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