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民共谋发展 双拥共建和谐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7-29 09:37:13

军民共谋发展 双拥共建和谐

香格里拉网讯 (石显尧 央金拉姆 乔建春香格里拉市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地处滇、川、藏交汇地带,面积11613平方千米,人口17.57万人,有藏族、纳西族、汉族等9个世居民族。这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城市。经济建设凯歌连奏,城乡面貌日新月异,社会事业快速发展。

在这片深情的热土上,有着拥军优属的光荣传统,到处有子弟兵支援地方建设的身影,涌动着各族群众浓浓的拥军情,全市党政军民携手并肩写下了一幅幅生动的画卷,用鱼水真情筑起了一座座历史丰碑。

军地携手 共建和谐藏区

由于历史、政治、民族、宗教的特殊性,迪庆作为云南唯一藏区,首府香格里拉长期处于反分裂、反渗透的前沿,维护社会稳定任务艰巨繁重,军政军民团结显得至关重要和紧迫。一直以来,军地坚持把“抵御渗透分裂、维护藏区稳定”作为重大任务紧抓不放,加大军警民联防联治力度,确保香格里拉藏区和谐稳定。

党的十八大以来,军地着眼形势任务,始终把“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重要战略思想融入双拥工作,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推动民族和睦相处、和谐发展,携手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推进建设全国藏区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走在前列。

军政联合 强抓组织保障

香格里拉市党委、政府和驻军始终坚持把双拥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积极将其纳入香格里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年度目标考核责任制和精神文明建设考评以及各级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通过成立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将全市各级双拥组织和服务机构由上到下延伸到乡镇街道和村委会、社区、妇女、工会、共青团员,扩展到双拥共建单位、企业和社会团体、民营企业,共建立双拥组织机构263个。还建立了市委市政府与驻军、各单位领导及军地有关业务部门等三个层面的联席会议机制;落实了市委议军会、军政座谈会、双拥领导小组会、走访慰问等制度;完善了军地业务部门日常联系、专项联系、应急处理机制。制定了《香格里拉市双拥工作日常制度》《香格里拉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目标责任书》《双拥工作任务分解表》等机制文件。制定出台《香格里拉市双拥工作发展创新计划实施方案》《香格里拉市军民深度融合发展实施方案》等21个法规制度。

 

军政共联 狠抓舆论宣传

香格里拉军地始终坚持把国防教育作为双拥工作的基础工程。在军地齐力教育引导中,军地利用执勤、抢险救灾、开展“千促”“三严三实”“两学一做”“精准扶贫”等活动,进一步宣传党的惠民政策,团结群众;深入村寨、牧区,大力开展以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四个认同”“三个离不开”为重点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切实维护安定团结局面,影响群众;紧紧围绕香格里拉藏区的稳定发展和加强部队全面建设目标要求,以“八个一”爱民活动为重点,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双拥”共建活动,不断巩固基层政权组织,凝聚群众。

军地融合 共谋深度发展

在支持部队建设发展上,香格里拉市党委政府积极支持重点军事工程建设,在项目审批、土地征用,经费支持等给予优先优待,征地300多亩,出资1000多万元,为部队营房建设;州、市投资200多万元修建1.5公里的“警民连心路”,解决驻香维稳部队、武警支队官兵行路难问题;投资近300万元,为驻地部队安装自来水、完善办公设施、生活设施;开展“优质米面供部队”活动,积极保障驻地部队粮油和日常生活用品的正常供应;主动创造条件组织开展科技、教育、文化拥军活动。在解决军人后顾之忧上,协调落实随军家属就业、军人子女入学入托等问题。在帮助优抚对象上,建立“普惠加优待”的优抚保障模式,做好转业退伍军人安置、退役士兵职业培训、伤病残退役人员安置和重点对象抚恤工作。4年共发放抚恤金、优待金144.49万元,发放优抚对象走访慰问金156万元,安置符合条件的退伍军人63人。落实《香格里拉县医疗保障实施办法》,将全市优抚对象分别纳入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提供“一站式”服务,共计救助227人,发放大病救助金50万元;先后投入400多万元为优抚对象解决住房问题。

在抢险救灾方面,驻地部队积极参与地震、火灾、泥石流等一系列救灾救援活动中。4年来,驻地部队先后组织官兵万余人次,出动车辆近1000台次参加各类抢险救灾20多次,解救被困群众5000多人,转移大牲畜2000多头,抢运物资50多吨。在地方建设上,驻地部队深入贯彻“长期建藏”要求,参与“七彩云南保护行动”重点协助地方进行河道综合治理,广泛开展“国防林、双拥林”的植树造林活动,军地携手植树造林5千余亩,5万多株;参与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协调筹集建设资金500多万元,清理城市改造污水沟100余公里,加固河提40余公里;开展共建“文明滇藏线”活动,先后组织官兵1500余人次、沿线12个民兵护路小分队共1800余人次进行护路、修路和维护交通秩序等工作,有力确保了文明滇藏线畅通。通过部队主动参与地方交通、水利、市政、环保等基础建设,投入“扶贫攻坚”“希望工程”“环境整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公益活动,不断改善了香格里拉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军政齐心 共促稳定和谐

结合香格里拉藏区团结稳定的形势需要,军政双方广泛开展 “联建共创”“平安创建”“党组互助”等军地联创共建活动,以及反分裂、促发展为主题的教育及“忠诚干净担当”“军警地共创服务型党组织行动” 等一系列实践活动。军地选派干部参加“千促”活动深入宣传党的惠民政策和民族宗教政策;坚持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联防联管边防工作,建立军地领导边防调研制度,组建军警民巡逻分队定期开展联合执勤、联合清边、联合整治行动,实行力量联编、勤务联训、边境联防、军地联动、政策联宣、经费联保的“六联”管控模式。针对社情民意复杂、自然灾害频发等实际,全市党政军警始终把锤炼应急处突能力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撑,制定军地联合开展创建平安边防活动实施办法,组建专业应急处突队伍,广泛开展平安县城、平安乡村共建活动,圆满完成藏区各个敏感节点、十一世班禅佛事活动保障和梅里雪山羊年转山节香格里拉段维稳工作等。把维护民族团结作为双拥工作重要内容,通过开展学藏语、唱藏歌、跳藏舞等活动,增进军民感情。军地联合深入藏区村寨开展“千促”活动,面向广大僧侣、群众家庭开展“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民族相互离不开”和“团结稳定是福、分裂破坏是祸”教育,增强僧侣和群众党的意识、民族意识、国家意识。驻军部队坚持每年深入寺院走访座谈、送医送药,定期邀请活佛、僧侣座客军(警)营,加强相互间的思想交流。军地有30余个双拥共建对子遍及全市各单位、乡镇。各部队与寺院开展 “军人和僧人、营院和寺院”互访活动,组织官兵走进寺庙、走近僧侣,宣讲民族宗教政策、送医送药、打扫卫生,结下深厚感情;进一步提升“1+1”捐资助学行动影响力,争取资金支持、规范操作流程,扩大援助范围;推进“军营文化进社区、藏族文化进军营”系列活动,通过唱红歌、跳锅庄、学藏文等军民联欢活动,拉近军人和藏族群众的距离,浓厚部队和地方的感情,切实打牢了全市民族团结的基础,为迪庆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军地联合投资100余万元打造的香格里拉市金龙社区民族团结多功能展厅,日均接待游客、村民和学生400余人,成为全市重点国防教育基地和红色历史窗口。

这些“军民团结一家亲”的故事是一个个和谐的音符,在新时代的大舞台上汇合成震撼人心的最强音;军民一心的鱼水情谊构筑成了一道坚不可摧的精神城墙,定格在香格里拉市军民的心灵深处、捍卫着祖国的西南边陲……

 

责任编辑:鲍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