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省委统战部派驻虎跳峡镇长胜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陶嶂 虎跳峡镇长胜村是香格里拉市38个贫困村之一,全村基础设施薄弱,无村级集体经济,贫困发生率达31%,属于典型的山区贫困村。2015年9月以来,省委统战部派驻长胜村“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陶嶂带着感情、带着使命,沉下身、静下心,推进村党组织建设,夯实基层基础,用脚步丈量长胜村的脱贫之路,认真、扎实地开展驻村工作。 积极沟通协调,解决群众燃眉之急 作为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陶嶂带领工作队员从村民最盼、最急的事情入手,针对长胜村饮水难、灌溉用水不足、缺少主导产业、基础设施薄弱等实际问题,协助村“两委”想方设法干实事、解难题。 在初次进村走访中,当了解到长坪村民小组现有水源无法满足村民实际需求,而新水源因距离较远、资金不足无法解决村民安居饮水的问题后,陶嶂带领工作队员在实地查看找准问题的基础上,一方面主动向省委统战部争取10万元资金,另一方面积极与虎跳峡镇党委协调解决饮用水管过邻村土地等问题,最终解决了长坪组68户村民的安全饮水问题。 在走访贫困户过程中,得知长胜村适龄儿童到镇上上幼儿园路程较远,学生家长又忙于家中农活和外出务工,接送孩子较为困难的现状,陶嶂带领工作队员多次深入实地调研,了解情况后,与村“两委”协商决定利用原村小学校舍开办学前教育点。在他的积极奔走多方争取下,筹措50万元资金用于开办两个学前教育点,解决了长胜村适龄儿童上学难的问题。 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增强村级班子集体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给钱给物,不如建强组织”。陶嶂十分重视对农村党员的教育培训,定期召开党员大会,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努力提高党员队伍素质,增强农村党员的服务意识,规范组织生活,巩固村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日常开展工作中,陶嶂注重运用集体的智慧引导教育村组干部,实施民主决策。进一步指导完善村“两委”规范议事制度,将问题逐一摆上桌子,分析研究找对策,定期组织召开总支委员会、村委委员会,商讨寻找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通过会议让与会者各抒己见、出谋划策,充分调动了每位总支委员和村委会委员的工作积极性,取得很好的议事效果。 认真开展入户走访,切实做到精准扶贫 在走访工作中牢牢抓住“精准”这个核心,陶嶂带领工作队员先后走访长胜村9个村民小组、316户、1274人,通过全覆盖走访入户,摸底调研后,将97户贫困户395人按“五个一批”分类建档,做到了贫困信息精确,分类建档精细。在制定帮扶措施上重点突出“准确”,面对长胜村地理环境受限的实际情况,不等不靠,带着工作队员与村“两委”对全村道路状况及硬化情况、饮水安全、主要农作物和经济作物、主要收入来源、人居环境、耕地面积、自然条件、社会保障、集体经济和基层组织建设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估,深入了解全村面临的困难和发展的潜力,确定了“一户一策”的帮扶措施,制定了长胜村脱贫规划和每户贫困户的帮扶计划,带动贫困户增收。 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努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为了充分发挥好在挂钩单位、当地党委政府和村“两委”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陶嶂一方面带领工作队积极做好“挂包帮”联络员,对上提供材料、争取项目,对下监督落实、遇事协调;另一方面带领村“两委”认真开展民情恳谈,记录民情日记,了解百姓的生产生活条件,同时注重宣传支农惠农和扶贫开发政策,引导贫困群众转变“等靠要”等观念,增强脱贫致富的主观能动性。 驻村开展工作以来,陶嶂先后向省委统战部争取180万元资金,带领工作队员积极协助长胜村完成扶贫发展规划的制定、基层党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为民服务中心设备配置、学前教育点建设、积极推进长胜村长胜大沟农业灌溉用水等工作,配合省委统战部完成了农林业专家的实地调研和授课,切实解决了长胜村群众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驻村’首先是‘驻心’,只有‘心’驻下来了,才能一心一意地开展帮扶工作”,在陶嶂的带领下,面对时间紧任务重的扶贫帮扶工作,长胜村工作队员们总是将亲情收入心中,全身心投入到基层。不管工作多忙多累,每当看到贫困群众生活得到改善,贫困群众眼中真诚的信任和脸上幸福的笑容时,陶嶂总是由衷地说:“只要藏区贫困群众早日脱贫致富,幸福生活,再苦再累都值得!” (香格里拉市委组织部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