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庆州启动农村生活垃圾连片综合整治工作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7-06-08 09:14:30

农村环境保护是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农业的健康发展,事关农村的和谐稳定,事关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云南省环境保护厅等10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云南省农村垃圾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云建村〔2016〕100号)。文件明确指出:将按照“新房新村、生态文化、宜居宜业”的要求,结合全省农村实际,以发动农民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为切入点,以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目标,逐步建立健全“户分类、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长效治理模式,加大投入、健全机制、发动群众、科学施策,着力建成一批村容整洁、生态良好、基础设施完善的新农村,形成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与提升乡风文明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

为什么要大力推进迪庆农村生活垃圾综合处置工程?

一是迪庆农村生活垃圾综合处置是保护和改善农村生产环境和农民生活环境的需要。迪庆州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资金缺乏,缺少垃圾收集、转运和处理的相关配套设施。全州多属于山区、半山区,且有大江大河阻隔,交通条件复杂,垃圾收集处理困难,加之村民环保意识不高,垃圾随意焚烧、倾倒沟谷和江边等现象较为常见。长期堆积的垃圾侵占土地、堵塞沟渠、污染河流,严重影响环境卫生;同时垃圾腐烂霉变产生的恶臭、含硫等有毒气体,粉尘和细小颗粒物随风飞扬,致使区域空气质量下降;垃圾中释放的硫化物等以及就地焚烧垃圾所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更是对群众的身心健康构成巨大威胁。进行农村生活垃圾综合治理是迪庆州人民群众长期强烈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是保护和改善农村生产环境和农民生活环境的迫切需求。

二是迪庆农村生活垃圾综合处置是满足农民群众不断提高的生活质量水平的需要。随着迪庆经济的快速发展,群众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与日俱增,其中环境质量的改善是提升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的最主要内容。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党的一贯的战略思想,“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农村生活垃圾综合处置有利于人民群众生产环境、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和提高,有利于人民精神生活的健康发展,有利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有利于提高政府形象,增强对党和政府的向心力。

三是迪庆农村生活垃圾综合处置是改善投资环境,促进迪庆经济发展的需要。迪庆州幅员辽阔,旅游资源集雪山、峡谷、高山草甸、宗教和民族风情为一体,构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多民族、多文化、多宗教和睦相处的“香格里拉”胜景。“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核心区84%的面积在迪庆境内,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碧塔海、纳帕海等省级自然保护区的面积占全州国土面积的13.4%,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农村生活垃圾综合处置能改善旅游景观环境,营造良好的旅游氛围,增加旅游景观魅力和吸引力、促进旅游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推动农村群众摆脱贫困走向富裕。

迪庆州委、州人民政府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在全面深入开展“环境综合整治 建设美丽迪庆”行动取得实效的基础上,2016年迪庆州委办公室 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迪庆州进一步提升城乡人居环境五年行动计划(2016-2020年)》,深入开展提升人居环境行动。行动以“建设‘美丽迪庆、宜居迪庆、和谐家园’为主题,在农村开展改路、改房、改水、改电、改圈、改厕、改灶和清洁水源、清洁田园、清洁家园的‘七改三清’行动,着力改善城乡环境质量、承载功能、居住条件、特色风貌,努力建设生态宜居、美丽幸福的和谐家园,让人民生活更健康、更美好。”全面改善迪庆广大农村地区生活垃圾状况,是建设“美丽迪庆”,提升人居环境的切实需要。

近年来,迪庆州环保局认真组织编制全州农村环境综合连片整治项目实施方案,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截至目前,开展完成三县(市)农村环境整治工程项目11个,总投资1445万元。2015年在维西县示范农村环境整县推进建设,总投资1200万元。2016年实施三批14个“传统村落”示范建设项目,总投资2170万元。一系列农村环境整治项目为迪庆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2015年迪庆州环保局编制完成《迪庆州农村生活垃圾综合治理实施方案》,《方案》总体目标是达到迪庆广大农村地区生活垃圾的及时收集、转运、处理,营造良好的生活、经济、发展环境。项目已向发改、环保等多渠道申报筹集资金,有望年内启动实施。2017年组织编制完成香格里拉市、德钦县、维西县《农村生活垃圾连片综合整治实施方案》,进一步科学布局项目点位,优化收运、处置系统,为下一步建设实施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讯员 苟帅)

责任编辑:赵德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