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迪庆藏族自治州成立60周年来临之际,作为曾经担任迪庆州主要领导之一,我感到非常高兴、非常激动,在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历届州委、州政府团结带领全州各族人民解放思想、抢抓机遇、真抓实干,迪庆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一直保持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大好局面。回顾我担任州委书记的7年时间,有许多感悟和难忘的事件,我从几个方面进行了思考总结,分享给大家。”5月11日,本报记者在省城昆明采访州委原书记江巴吉才,聆听和了解了一代人曾经担负、履行的使命和责任。

" name="description">

为云南藏区稳定发展献计出力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7-08-25 09:37:25

——原中共迪庆州委书记江巴吉才专访

● 普自林 石显尧 张锦明

原州委书记江巴吉才。

“在迪庆藏族自治州成立60周年来临之际,作为曾经担任迪庆州主要领导之一,我感到非常高兴、非常激动,在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历届州委、州政府团结带领全州各族人民解放思想、抢抓机遇、真抓实干,迪庆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一直保持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大好局面。回顾我担任州委书记的7年时间,有许多感悟和难忘的事件,我从几个方面进行了思考总结,分享给大家。”5月11日,本报记者在省城昆明采访州委原书记江巴吉才,聆听和了解了一代人曾经担负、履行的使命和责任。

担任迪庆州委书记时遇到的重大事件

1986 年11月到1993 年12月,江巴吉才任州委书记期间,正是我国摆脱文化大革命影响、走向改革开放,从计划经济向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期,国际形势错综复杂,期间发生的一些国内外重大事件对迪庆有深刻影响。

一是上世纪80年代后期西藏三次大骚乱。达赖公然宣称、动员并策划“藏独”,“藏青会”不断派人潜入西藏拉萨等地,密谋策划,企图里应外合制造动乱。其中,1987至1989年,西藏连续三年发生大规模骚乱。作为全国10个藏族自治州之一,当时,迪庆和全国各地一样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前途一片光明,但出现了少数僧人非法请愿、散发传单等情况,严重影响藏区和谐稳定。

州委、州政府按照中央第二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全力搞好民族团结,认真落实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统战政策,有力有节地开展反分裂活动,主动消除不良影响,大力推进经济社会文化建设,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条件,努力从根本上解决影响藏区长治久安问题。确保了迪庆没有发生大的骚乱,维护了各民族的团结,维护了社会政治稳定。

二是1989年政治风波。上世纪80年代末,社会上掀起一股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1989年4月初,北京一些高校的青年学生针对现实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少数分子以悼念原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为借口,进行反党、反社会主义的活动,学潮迅速发展成为动乱。5月,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采取果断措施,平息了政治风波,巩固了我国社会主义阵地和10年改革开放成果。迪庆及时开展教育、疏导、引导,旗帜鲜明地反对动乱,消除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不良影响,维护了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三是1992年1月邓小平南巡讲话提出,“要抓紧有利时机,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力争国民经济更好地上一个新台阶”,“判断各方面工作的是非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些论断,为走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道路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迪庆结合州情,大力宣传贯彻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精神,推进迪庆改革开放进入“快车道”。此前,迪庆金沙江畔继红桥边还立着“禁止外国人入境”的牌子,1992年12月,公安部批准中甸对外国人开放,这块牌子才摘下来,正式标志着迪庆打开了对外开放的大门。迪庆州委、州政府领导班子正确把握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清醒地认识到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是我们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发展是硬道理,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基本前提,没有稳定什么事情也办不成,三者缺一不可。

履行州委书记职责考虑最多的问题和采取的对策措施

1986年11月,江巴吉才作为中甸县县委书记直接提拔担任迪庆州委书记,感到压力很大,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这期间,江巴吉才考虑最多的问题:一是正确把握政治方向政治原则,就是如何把中央、省委的方针政策紧密结合州情,创造性地贯彻执行。二是如何抓住机遇,加快迪庆经济社会发展。三是如何维护迪庆和谐稳定大好局面,实现长治久安。

迪庆是以藏族为主体,多民族聚居的民族自治州,也是云南省唯一的藏族自治州。全州大部分地区是从封建农奴制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在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宗教信仰、民风民俗和群众生产生活等方面与内地有着很大的差异,自然条件艰苦、经济社会发展滞后,这就是州情。州委、州政府立足州情,坚持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原则,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都从这个实情出发,把中央、省委精神与本地实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迪庆要实现大发展、快速发展,首先要破除思想认识的障碍,州委、州政府在加强党建和基层组织建设,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同时,积极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转变观念,加快改革开放,提出了“三个必须”: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抓住机遇、放开手脚,大胆地干、大胆地闯,在斗争中学会本领,在激流中学会游泳,闯出一条自己的路子;必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立足于自己的资源优势,选择好突破口,找准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子;必须研究制定比内地更优惠、更宽松、更灵活的政策措施,引进人才、引进资金、引进技术、为我所用,共谋发展。

在经济发展方面,迪庆提出优先发挥林业、畜牧业、矿产业、生物、水电、旅游六大优势产业,使丰富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进一步明确了迪庆经济社会发展思路,即“十六字方针:基础先行,调整结构,提高效益,协调发展。如中甸县实施”一江一河一坝两区“(金沙江、冲江河、中甸坝区、山区、坝区)产业布局等,有效推进了经济社会发展。

迪庆经济总量小、财政收入少,依靠自身的积累难以实现快速发展,必须争取上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才能实现大发展。州委、州政府多次向省委、省政府汇报争取。1993年12月,省政府召开迪庆扶贫现场办公会,省长和志强出席,对迪庆工作给予全面指导,落实对迪庆的政策、项目、资金、人才支持,确定了一批重大项目建设,扶贫规划97个项目,投资概算21亿多元,着力破解制约发展的交通、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瓶颈问题。

人才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当时,摆在面前的任务十分繁重,但江巴吉才认为当务之急是要下功夫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各行各业优秀人才。经济社会的发展,首先就是人的发展、全民素质的提升。因此,迪庆各级各部门要在思想上牢固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观念,在行动上不拘一格选人才,放心大胆用人才,千方百计把各类人才的聪明才智发挥出来,才能推进发展,民族才有希望。

在干部工作方面,迪庆提出要全面贯彻干部“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原则,保护改革者、支持开拓者、帮助失误者、惩处违纪违法者,使广大干部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成长。为进一步解决干部待遇问题,1988年,江巴吉才带队到西藏考察,回来后向省委、省政府写报告,争取落实藏区待遇。经过省长和志强的过问,省里同意参照西藏中线标准解决迪庆干部待遇。1988年12月30日开始执行,调动了干部积极性,同时吸引了外地干部到迪庆工作,为留住人才、稳住人才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迪庆鼓励支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并出台政策,允许鼓励党政干部下海经商办企业,先行先试,先后有一批州县领导干部离职办企业,如创办了康奔公司、梅里公司等,在当时情况下,对发展经济、繁荣市场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为了综合利用木材资源,促进经济发展,尽快摆脱贫困,迪庆组建迪庆纸浆厂,同时筹建迪庆经济开发区,一批以木材加工为主的企业入驻开发区,迎来了第一次开发浪潮。1998年,全国禁伐天然林,迪庆纸浆厂实行政策性破产,没有发挥应有的效益,但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开发思路还是对的,也为以后其他产业的开发提供了借鉴。

从迪庆的区位、资源、交通现状分析,基础先行是破解制约迪庆发展的重要环节。当时,许多乡村不通公路,群众出行、物资运输非常艰难。州委、州政府提出了举全州之力,实现乡乡通公路的目标任务。其中,最为偏远、交通极度不便的就是羊拉乡,从德钦县城到羊拉乡政府所在地甲功村,翻越甲午雪山需要徒步3天,我州决定修建羊拉公路,开始进行前期工作。经过艰难施工,到1999年12月30日,长达146公里的羊拉公路终于在海拔4320米德钦县白马雪山垭口与国道214线连接,进乡公路通了,解决了制约羊拉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这也是云南省最后通公路的乡,意义重大。

如何寻找一条可以在短期内有效改变迪庆交通封闭现状,发挥区位优势,更好地引进资金、项目,加快旅游等产业发展?江巴吉才说:“我们想到了建设民用机场,实现跨越。1991年,州委、州政府经过讨论,决定修建迪庆机场。当时,迪庆三县之间还没有油路,对外通道也没有二级公路,一步到位要修建飞机场,立项争取就遇到许多难题,真是骑虎难下。我们抓紧一切机会,向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汇报争取,做了许多艰难的前期工作,有效推进了迪庆机场建设。到1999年5月,建成通航,架起了迪庆联接外界的空中通道。”

水利是迪庆优势资源。金沙江、澜沧江纵贯全境,全州水资源理论蕴藏量为1653.6万KW。其中,“两江”一、二级支流理论蕴藏量达280.6万KW,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为全省之首,丰富的水资源是全州各族人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迪庆立足水电开发资源优势,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稳步推进中小水电开发。制定了硕多岗河水电“一库八级”规划,1985年,开始建设冲江河电站(一库八级第五级电站),1990年投产。同时,开展了小中甸水库建设前期工作。

在社会稳定方面,州委、州政府充分认识民族宗教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和重要性,认真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认真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运用马克思主义民族宗教观和党的方针、政策正确处理好民族宗教工作方面的问题,坚决反对少数分裂主义分子的破坏、渗透活动,保持藏区长治久安。

这期间,由于迪庆指导思想明确,工作深入,方法得当,尽管有几次受到拉萨骚乱事件和在外分裂主义分子的影响,但迪庆藏区一直保持着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

心系家乡献计出力 促进迪庆和谐发展

1993年12月,江巴吉才调省里工作,先后担任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协、省委统战部、省总工会领导职务,依然一如既往地关心、关注迪庆。多次回到迪庆调研,看望家乡群众,并力所能及指导帮助家乡发展。他提出,做好地方人大工作,必须做到三条:即围绕中心、维护核心、代表民心。围绕中心就是说人大工作任何时候都不能离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因为发展是硬道理,经济是发展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其它一切都是空谈。维护核心,就是说人大工作必须切实维护党的领导这个核心,如果离开党的领导,人大工作就会迷失方向,甚至走向反面。代表民心,就是说人大工作任何时候都不能脱离人民群众,要时时刻刻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帮人民之所需、解人民之所难,否则人大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迪庆是多民族、多宗教、多元文化的特殊地区,做好政治协商和统战工作显得特别重要,江巴吉才提出,要在中央、省委、州委的领导下,紧紧依靠广大干部群众的智慧和力量,结合统一战线的特点和实际,认真贯彻执行党的统一战线工作方针政策,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民族区域制度、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制度,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工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政权的重要支柱,是会员和职工利益的代表者。做好工会工作,关系国家稳定、社会和谐、民族团结。江巴吉才提出,要本着“党政所谋、职工所需、工会所能”开展工作,认真履职、勤奋工作、求实创新、开拓进取,使工会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开创新局面,做到上级满意、社会认可、职工群众拥戴。经过多年的工作,迪庆工会组织建设有了新突破,工会干部队伍建设有了新成效,工会帮扶工作有了新进展,工会维权工作有了新举措,工会基础设施建设上了新台阶。

创新藏区社会管理和维稳方面,江巴吉才提出,各级党委要发挥好领导协调组织作用,紧紧围绕藏区民生保障及维护藏区稳定两大体系,牢固树立“以发展保稳定、以稳定促发展”的理念,抓好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实现藏区社会管理常态化。要善于抓重点、突破难点、结合试点,抓好民生工作,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高度重视藏区维稳工作,充分认清形势,保持头脑清醒,正确处理好民族宗教问题。高度重视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真正做到了解基层、贴近群众,关心群众身边的事、忧心的事,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才能加快藏区和谐稳定、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步伐。

回顾与自治州一道成长的历程,江巴吉才说:“我深深地感到党的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政策的正确,感到培养、选拔少数民族人才的重要性。党悉心培养我,我始终以感恩之心,做好表率,努力为党和当地少数民族多做一些工作。无论在基层工作,还是领导岗位,始终坚持“刻苦学习、努力工作、廉洁自律、无私奉献”,努力做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和少数民族党员领导干部。”

江巴吉才说,一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对藏区工作高度重视,提出了一系列安藏、稳藏、富藏的政策措施,藏区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只要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认真贯彻执行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一系列重大方略,抓住机遇乘势而上,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我相信,一定能够把迪庆建设成为全国最好的藏族自治州,也一定能够实现中央对云南提出的建设民族团结示范区、生态文明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三大战略任务。在迪庆藏族自治州成立60周年之际,我衷心期盼父老乡亲幸福安康,扎西德勒!

 

责任编辑:实习生 杜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