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的发展变化很多时候都超出了人们的想象。比如,5年前谁敢想象我们小小的南门街会出现三家私人停车场。”维西县保和镇南门街居民老张深有感触地说。 保和镇南门街是维西县城比较偏僻的街道,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杂居,有一条主街道,多条狭窄的小巷。然而,南门街并没有在时代前进的进程中停下脚步。2014年,南门街出现了两家私人停车场,均向外出租。2017年6月,南门街又出现了一家停车场,同样向外出租。私家停车场的出现缓解了南门街的交通拥堵。 任何事物的发生都有其原因。前年,在政府机关上班的小张买一辆20多万元的小汽车,因家里没有停车的地方,便租了一个停车位。“当时盖房子时没有想到会拥有私家小汽车,现在后悔了。”小张说。 像小张一样没有停车地点的在南门街较多,三个停车场内32个车位停得满满当当。这就是需求,有需求,当然就有供给,于是,南门街私家停车场出现了。 这种需求的背后又是什么呢?“5年前,我们的收入少,买私家小汽车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小张说,“近年来,收入增加了,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实现了,小汽车纷纷进入寻常百姓家,在南门街,除了工薪族外,很多农村家庭也都买了小汽车。” 买车是一笔大支出,养车同样是一笔大支出。小张算了一笔账:“我20万元的小汽车以10年计算,每年折旧2万元,每年用于保险、燃油、维修的费用2万元,每年用于汽车上的消费要在4万元左右。” 汽车消费占到小张家庭消费的30%左右,能扛得住吗?“养得起才买。现在,我们家养车不成问题。”小张的话道出了南门街养车人的经济实力,也道出了南门街这几年来私家小汽车进入寻常百姓家的原因。(杨洪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