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元村驻村工作队和村党总支精准扶贫工作纪实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7-11-03 09:21:30

精准发力“拔穷根”

共元村托八梁子易地扶贫点。

维西县白济汛乡共元村精准扶贫驻村工作队和村党总支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牢记职责使命,一心一意抓扶贫,始终战斗在扶贫攻坚第一线,摸准实情,认清扶贫目标,精准发力“拔穷根。”

摸准实情,认清扶贫目标

共元村位于距乡政府26公里的澜沧江下游东岸,距维西县城52公里。村内地域山高坡陡、土地贫瘠、气候复杂、自然灾害频繁、人多地少、属云南省“直过民族”傈僳族聚居山寨,是白济汛乡贫困面较大,贫困程度较深的贫困村。全村11个村民小组513户1912人。2013年,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34户439人,2014年,实现脱贫5户17人,2015年,实现脱贫39户148人,2016年,精准识别后全村还有建档立卡户88户265人。2017年,贫困对象动态管理中新纳入20户71人,返贫1户,目前,该村还有贫困户21户77人,占全村总人口的4.02%。

结合贫困对象动态管理工作,驻村工作队和村“三委”对全村贫困户进行精准识别,再次入户调查贫困户,成立贫困对象动态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贫困对象动态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建立工作长效机制。组织召开村、组评议和村民代表评议,党员代表评议,贫情分析等会议,在广泛征求村干部和村民代表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共元村精准扶贫帮扶实施方案》,一户一策合理规划、制定帮扶计划、落实帮扶干部工作任务。

精准发力,确保扶贫措施精准落实

积极争取各类扶贫资金。2017年到位专项扶贫资金449万元,上海帮扶资金50万元,共到位499万元。以“六个一批”为脱贫攻坚实施基本路径,实施易地搬迁、产业扶持、转移就业、教育支持、政策兜底、医疗救助等措施,彻底解决共元村脱贫问题。

改善基础设施、全力打造美丽乡村。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围绕建设新村貌,逐步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该村实施甲地搬乙地易地扶贫搬迁项目两个点,涉及5个村民小组170户639人。其中,托八梁子安置点110户,是全州最大的易地移民搬迁安置点,易地扶贫搬迁就地改造项目两个小组63户235人,目前,房建已全部完工。实施组内进户道路硬化项目,在托八、古独米、害咱米三个村民小组实施了组内进户道路硬化19674平方米。实施托八小组100户的安居工程项目。实施古独米、害咱米、抗朵、挖咱米、倮吉比危房改造177户,D级危房改造24户。全村实现户户通自来水。通村道路硬化工程完成了古独米、窝巴底、挖咱米、抗朵和三级路到哈米底四个自然村的通村道路硬化。

发展特色产业,实施普惠性产业发展政策。因地制宜,优化产业布局,加快发展特色产业,实现村有骨干产业、户有增收项目,近期增收有保障,远期发展有潜力。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壮大品牌畜牧业,强化精准扶贫内生动力,积极培育以合作社为动力主体,充分发挥其对贫困人口的组织带动作用,促进贫困户稳步增收,带动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发展特色养殖业。紧紧抓住“共元猪”这个品牌,大力发展养殖,户均投入2.5万元,培育12户养殖示范户,其中,2户为“共元猪”提纯复壮种猪繁育户,其余10户为子猪繁育户,再以10户带动88户贫困户进行生猪养殖,辐射到全村,起到以点带面的效果。对88户贫困户发放架子猪181头,鸡1399只,牛15头,在此基础上,计划投入50万元产业扶贫资金依托专业合作社实施21户现有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以合作股份的形式进行滇重楼种植项目。

发展特色种植业。由帮扶单位扶持附子种子54吨,种植附子540亩,投入资金80万元,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96.7亩;由帮扶单位扶持种植油橄榄600亩,资金合计80万元,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49.2亩;乡党委政府扶持种植木香380亩,投入资金18.5万元,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76.5亩,投入专项产业扶贫资金20万元建设了糯山药产业基地20亩。

加强素质教育、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针对全村整体教育水平较低,贫困家庭对教育重视不够,贫困家庭孩子辍学失学现象严重等问题,加大教育宣传力度,使“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的观念深入人心;实施帮扶措施,由帮扶单位对全村初中以上学生进行补助,对初中生给予每人每年200元补助,普通高中、中等职业教育给予每人每年2000元补助,大专以上给予每人每年4000元补助。改变传统思想观念,与当地百姓进行面对面交流,转变群众思想观念。聘请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经常驻村指导中药材种植。采取集中培训和现场培训的方式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为了推进中药材种植业发展,先后召开了中药材种植培训会2次,参加培训人数320人。完善村规民约,在群众中广泛宣传,坚决杜绝因酒致贫、因懒致贫、因赌致贫的现象在村内发生。

完善奖惩制度、激发群众生产生活主动性。鼓励全村群众勤劳致富,设立了带头致富奖、卫生优秀奖、孝敬老人奖、优秀学生奖等,每年进行评比。

突出党组织思想引领,打好脱贫组合拳

依托党建阵地,强化宣传引导。今年3月至今,召开大小会议8场次,现场培训3次,参会群众560余人次。通过大力开展“不等不靠、艰苦奋斗”“精准扶贫不是养懒人”等思想培训,不断增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

抓实“双推进”。积极推行“双承诺”和实行“双挂制”,在找“贫”根、寻“困”源的基础上,全面推行“双承诺”制度,党员干部向挂钩户作出“帮助落实建房政策、帮助建盖安居房、帮助发展增收产业、帮助教育子女入学、帮助制定还款计划、帮助协调就业就医”等承诺,贫困农户向村“两委”作出“保证遵守纪律法规、保证按时建盖房屋、保证发展致富产业、保证参加公益事业、保证发扬家庭美德、保证教育子女入学”等承诺,同时加大结对帮扶力度,由一般干部具体挂包帮,再明确一名科级干部联合挂,及时帮助解决农户的困难和问题。

真诚帮扶,推动脱贫攻坚。驻村工作队和村党总支在实地调研走访后,积极与乡党委政府、州扶贫办领导沟通协商,反复研究如何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在各级领导的全力支持下,制定了帮扶单位《精准扶贫结亲结对帮扶活动实施方案》,组建了州扶贫办16名干部帮扶队伍,每年不定期组织帮扶队伍到145户贫困群众家中开展帮扶、慰问等活动。驻村工作队和村党总支经常深入到村走访贫困户,并对他们当前的生产生活情况进行了详细询问。根据帮扶对象不脱贫、结亲不脱钩、帮扶不走人的原则,确保了“真扶贫”,做实精准扶贫帮扶工程。完善软硬件推动阵地建设。驻村工作队和村党总支始终将各村党支部阵地建设纳入帮扶计划,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搞好党建工作,始终把村基层组织建设作为扶贫的首要任务和第一责任,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还修缮村党支部和村民小组活动室及各类软硬件,将各类制度上墙、上展板,做到了公示有展板、宣传有橱窗。同时,及时印发了省、州、县有关脱贫攻坚政策文件,运用傈僳语宣传,让少数民族群众了解政策,参与建设。抓实典型打造,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全面掀起了比学赶超的热潮,营造了大干脱贫攻坚工作的浓厚氛围。(褚于忠)

责任编辑:李毅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