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养牛念活致富“经”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8-04-13 11:56:01

——安南村水磨房小白水牦牛、犏牛养殖协会带动群众增收纪实

协会高价引进的西门塔尔种牛。

改良后刚产下的小牛。

杂交改良后的犏牛产奶量是传统犏牛的一倍多。

四月的三坝乡安南村吉丁坝牧场万物复苏、青草吐绿、春意盎然,贪青的牛群多得让人一时数不过来,它们悠闲地咀嚼着青草,享受大自然的馈赠。“以前,我们靠传统方式养牛很难致富,现在靠科技养牛不仅养殖数量成倍增加,而且还有了可观的收入。”香格里拉市三坝乡安南村水磨房村民小组村民阿连成高兴地说。这是安南村水磨房小白水牦牛、犏牛养殖协会带动群众发展养牛业增收脱贫的一个缩影。

安南村地处高寒二半山区,草场辽阔,有着养殖水牦牛、犏牛等牲畜的良好自然条件。该村有着上百年的养牛历史。长期以来,畜牧业一直是安南村村民的支柱产业,也是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但是由于该村一直依靠传统方式养牛,规模小、科技含量低、品种老化、产业带动力不明显,一直处于“家家养牛家家穷”的状态。

“我们村很多人都有20几年的养牛经验,大家春季将牛赶上高山牧场,秋天又赶下山来,但牛的数量总是得不到提高,特别是养牛周期比较长,一头牛从出生到出栏至少要7年的时间,养牛难,致富更难。”阿连成说。

“我们这里条件这么好,为什么我们养牛就改变不了贫穷落后的现状呢?”阿连成一直对这个问题不解。一次,他在看电视时,无意间看到一个贫困山区的农民靠科技养牛走上致富路的故事,给了他很大的启发,也找到了安南村群众养牛富不起来的根本所在。于是,他深入州内外的养牛基地参观学习科技养牛经验,认真记录总结方法,掌握了科技养牛的技巧。

学成归来后,为了彻底改变全村落后的养牛现状,真正把畜牧业打造成全村人的优势产业,带动更多的群众脱贫致富。阿连成注册成立了香格里拉市三坝乡安南村水磨房小白水牦牛、犏牛养殖协会,引进西门塔尔种牛,通过与当地牦牛、犏牛杂交改换品种,提高养牛的科技含量。“以前我们养的牛要6至7年才出栏,现在通过杂交改良可以在3年就出栏,一头杂交改良后刚出生的小牛个头比3岁的传统牛还要高,极大地地缩短了养殖周期。另外,改良后的母牛产奶量更是高于传统牛,这样一来,养牛收入就成倍的增加了。”阿连成自豪地说。有了科技的支撑,短短3年时间,阿连成养殖的牛群数量从原来的十多头发展到60多头,成为村里的养殖大户。

很多村民看到阿连成靠科技养牛走上了致富路,纷纷要求加入合作社中,阿连成也把自己总结的科技养牛的方法无偿传授给群众,并向周边村组推广,逐渐辐射到整个三坝乡。同时,他还采取“协会十基地十农户”的组织模式和企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管理公开透明、科技支撑的经营理念,做到产销结合,利益联动,技术支撑,保障有力。目前,该协会社已有回、汉、藏等各民族社员50户,存栏牦牛、犏牛等250多头,其中,能繁母牛200多头,市场前景广阔。(香格里拉网记者 陈义)

责任编辑:和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