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永不过时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8-04-28 11:18:32

近日进行关于劳动者的采访选题,在过程中,记者被几个采访对象的工作态度所打动,制作纪录片的阿福、“书医”张庆尧、教学藏文的达瓦卓玛老师等等,他们从不说从事的工作有多累多苦,更多只是谈及自己热爱的这份工作,并如何用心把工作做好。在我们的社会中,还有很多像他们这样在平凡的岗位上执着于手中的工作的人,他们平常但不平凡的工作态度打动了我, “五一”劳动节采访选题的落脚点就定在了劳动者身上的“工匠精神”。

“度娘”对“工匠精神”是这样解释的:落在个人层面,就是一种认真精神、敬业精神。其核心是不仅仅把工作当作赚钱养家糊口的工具,而是树立起对职业敬畏、对工作执着、对产品负责的态度,极度注重细节,不断追求完美和极致,给客户无可挑剔的体验。将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融入每一个环节,做出打动人心的一流产品。与工匠精神相对的,则是“差不多精神”——满足于90%,差不多就行了,而不追求100%。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16年3月5日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让人耳目一新,有媒体将其列入“十大新词”予以解读。古语云:“玉不琢,不成器”。工匠精神不仅体现了对产品精心打造、精工制作的理念和追求,更是要不断吸收最前沿的技术,创造出新成果。

从与几位采访对象的交谈中,他们并没有特别提及工匠精神这个话题,但记者在他们身上看到的是面对工作的相同态度——敬业、精益、专注。

中华民族历来有“敬业乐群”“忠于职守”的传统,敬业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也是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之一。精益就是精益求精,是从业者对每件产品、每道工序都凝神聚力、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职业品质。正如老子所说,“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对于老师来说,备好每一次课,无不是精益求精的细节。专注是内心笃定而着眼于细节的耐心、执着、坚持的精神,这是一切“大国工匠”所必须具备的精神特质。从中外实践经验来看,工匠精神都意味着一种执着,即一种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与韧性。“术业有专攻”,一旦选定行业,就一门心思扎根下去,心无旁骛,如《庄子》中记载的游刃有余的“庖丁解牛”、《核舟记》中记载的奇巧人王叔远等。

曾经,工匠是一个中国老百姓日常生活不可须臾离的职业,木匠、铜匠、铁匠、石匠、篾匠……各类手工匠人用他们精湛的技艺为传统生活图景定下底色。随着农耕时代结束,社会进入后工业时代,一些与现代生活不相适应的老手艺、老工匠逐渐淡出日常生活,但工匠精神永不过时。

新时代给了我们更大的舞台,在面对自己工作的时候,我们是否都要好好问一下自己:你在工作中是做到了90%,还是发挥了“工匠精神”呢?(永基卓玛)

责任编辑:安永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