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是我国深度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里程碑。加入世贸组织以来的17年,是我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的17年,也是不断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的17年,更是持续为世界作出重要贡献的17年。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积极践行自由贸易理念,全面履行承诺,大幅开放市场,实现更广互利共赢,在对外开放中展现了大国担当。 中国发布《中国与世界贸易组织》白皮书后,俄罗斯高等经济学院东方学教研室主任阿列克谢·马斯洛夫表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世界贸易往来变得更加活跃,全球贸易额逐步增加,中国与全球各国间的贸易额均呈增长之势。 中国因素让世界经济更有动力。加入世贸组织显著拓宽了我国开放空间,我国全面深化全球开放合作,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贸易投资规模迅速扩大,为世界经济提供了强劲引擎。扩大开放是中国基于既定政策目标的主动战略之举,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中国主动开放市场的重大政策宣示和行动。中国秉持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的原则,契合世界各国人民实现发展合作的共同愿望。中国以实际行动,为世界发展提供重要机遇。 扩大进口是面向未来的开拓之举 作为国家政策,大力扩大出口,争取贸易顺差,这在国际上非常常见,努力扩大进口则鲜有所闻。 梳理中国开放的脉络,不难看出,逐步扩大进口始终清晰地刻印在中国发展进程中。1957年春,被誉为“中国第一展”的广交会首次举办;2007年4月,从第101届起,广交会由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更名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由单一出口平台变为进出口双向交易平台。如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成为全球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博览会,被外界称为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一大创举。 从强调出口到扩大进口,这是中国面向未来的开拓之举。大幅降低进口关税,减少进口成本,促进贸易发展,可以让世界各国更多分享中国经济增长、消费繁荣带来的红利。 习近平主席在今年博鳌亚洲论坛上宣布了中国扩大开放的四项重大举措: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创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主动扩大进口,并强调将尽快使之落地,努力让开放成果及早惠及中国企业和人民,及早惠及世界各国企业和人民。 中国向世界宣布的一系列举措正在落地。5月1日起,取消包括抗癌药在内的28项药品进口关税;5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了进一步积极有效利用外资的措施,包括放宽市场准入,对标国际提升投资便利化水平,降低企业经营成本等;6月28日,新版外商投资负面清单落地,比2017年版的63条减少了15条,22个领域大幅放宽外商投资市场准入;7月1日起,相当幅度降低汽车进口关税,包括汽车整车及零部件进口关税,较大范围降低日用消费品进口关税;9月30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自2018年11月1日起,降低1585个税目的进口关税。至此,我国关税总水平将由2017年的9.8%降至7.5%。 中国积极主张和大力实施削减非关税壁垒、减少不必要的贸易限制、促进贸易透明畅通,让中国的发展与世界各国企业和人民的关系日益密切、加深共享。 如果说不断关税下调、放宽准入等是中国为扩大开放一一落地的硬政策,那么举办国际进口博览会则奉献了中国对世界分享发展成果的满腔诚意。中国已经发出了诚挚邀请,世界各国企业和人民将会收获共享的惠利。 《光明日报》( 2018年10月12日01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