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江镇仕达村仕林一组采访见闻 ●永基卓玛 11月21日,堰塞湖洪流发生6天了。阳光下微风吹过,田野满是淤泥的仕达,大岩山默默地注视着山脚下的残墙断壁。然而,灾难压不跨仕达的村民,这片土地寄托着他们太多的希望,承载着他们的幸福与困难,他们永远不离不弃。 今年63岁的陶世昌,家里只有3口人,孩子在香格里拉市就读初三,洪流来袭后,家里的厨房、正房全都被洪水浸泡,如今洪水已退去,但土墙还在不停地块块脱落。他们的房屋不能居住了,只能安顿在院子里临时搭建的救灾帐篷中,陶世昌的妻子是从东旺嫁过来的藏族,她已经习惯生活在这片土地,习惯这里的气候与人文环境,她说话带着浓浓的江边口音,“家里吃的用的还有一年的粮食都被大水浸泡了,我的鸡被冲泡了70多只。但政府和村委都很好,我们现在能吃饱穿暖。” 隔壁的陶湛熏家也一样,正房、厨房全部被大水浸泡,被子、衣服、家具、粮食全都不能用了,陶湛熏的妻子归琼说:“这几天都过的恍恍惚惚的,觉得自己呆住了一样。到第三天,才开始醒过来一样,原来一切都真的发生了。”让归琼感觉欣慰的是,灾害发生后,当地政府伸出了援助之手。她和其他灾民一样,政府都安排了免费吃住。 灾情发生后,归琼的东旺老乡都赶到她家里来看望慰问她,看到归琼忍不住又想哭时,老乡劝慰她,就读于州民中高一的女儿虽然不能回来,也给归琼打电话说:“妈妈,我们不哭,你以前总教我谚语,一个微笑的人,永远遇到是微笑的人,一个有爱的人,永远会遇到有爱的人,我们会渡过难关的。”说到女儿,归琼很自豪,女儿成绩优异,她说女儿让她别哭,说政府都在帮助我们,我们也要自立,渡过难关。 仕达村48户受灾户中,像陶世昌与陶湛熏家一样冲毁严重不能居住的有22户。而仕林一组的组长陶玉荣与和英俊两家损失也是最严重的,他们13日从动员群众撤离、疏散开始,连自己的家都顾不上,直到所有的灾民的情况安顿好,他们才顾上自己的“小家”。仕达村妇女主席杨加芳说:“正是因为有书记和组长这样的带头人,我们群众更应该发挥力量帮助受灾的人”。灾情发生后,杨加芳带领今年才成立的巾帼志愿者服务队,“哪里有困难就去哪里帮忙。” 灾害发生后,仕达村7个党支部与精准扶贫户全部加入抢险救灾工作中。 仕达村党支部书记李卫中给记者介绍到:“仕达村民风朴实,灾情发生后,没受灾的群众与驻村、抢险救灾工作队员一起协助布置安置点,照顾老人,做好救灾队伍的后勤保障;在洪水过后,协助工作队积极开展恢复工作。” 一道道身影,武警战士、志愿者、电力、水务、道路、民政等部门的工作队员在灾区留下温暖的力量。 熊晓东一家也是想着大水不会那么大,撤离时什么都没带,等到洪峰过后,回到家里,什么都不能用了。熊晓东说:“怎么不想哭,但哭了能解决什么,政府已经在帮助我们,我们村民也要自救自立。” 洪水过去了,大家在困难面前,相互鼓劲,相互温暖,依然对家乡充满希望,对这片土地充满希望。马场的蔬菜基地在村民的劳作下,部分被淤泥浸泡的田地又生长出绿色的青花菜。 金江的明天依然会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