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钦县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纪实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江初 发布时间:2019-10-16 08:47:32

近年来,德钦县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按照“核心是发展、重点是稳定、关键是创新”的藏区民族工作方针,始终把党的民族政策与该县实际结合起来,通过强力推进精准扶贫、扫黑除恶、民生事业、生态文明、基础设施等工作,从根本上改变落后面貌,百姓生活日新月异,谱写了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新篇章,在全国藏区树立了一面鲜艳旗帜。德钦县连续三届获得“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荣誉称号,2017年荣获全国综治最高奖“长安杯”。

在德钦县阿墩子古城,一边是清真寺,一边是佛塔,古城各族群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民族团结情谊在两座相依相邻的建筑中展现无遗。                      

打牢思想基础 确保方向正确

德钦是个多民族聚居地,生活着藏、傈僳、纳西等13个民族,境内有藏传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宗教寺院堂点有50座,在册僧尼1198人。

德钦县始终把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作为打牢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根本保证、思想基础,以正确的政治方向、大局意识推动德钦各项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前进。一方面坚定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在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等重大政治问题上毫不含糊、决不动摇,自觉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民族宗教政策、藏区工作方略和各项决策部署。另一方面,德钦县坚定不移地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中央、省委和州委的政策法规、指导方针、发展思路与德钦实际紧密结合,力求使工作思路、政策措施突出藏区特色,符合藏区实际。针对宗教影响群众生产生活、影响群众内部团结和出境回流人员较多等现实问题,该县全面喊响做实“拥护核心·心向北京”,深化民族团结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用德钦解放以来的沧桑巨变和改革开放以来的新发展、新变化、新生活教育广大干部群众,各族群众公民意识、国家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得到进一步提升,全县村村寨寨、寺院教堂高高飘扬起党旗和国旗,干部群众更加坚定了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打牢了“身在藏区、心向北京、心向总书记”的思想基础,得到了省委的高度肯定。

打牢物质基础 凝聚稳定人心

德钦县始终坚持以发展促进民族团结、发展保障社会稳定,以发展成果争取人心、夯实基础,通过发展保稳定、促稳定。

德钦县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紧紧抓住中央、省委扶持藏区的特殊优惠政策,结合德钦实际,走绿色发展之路,大力发展葡萄、核桃、药材、油橄榄等农业及特色旅游产业,持续推进交通、水利、民生等重点工程,不断改变德钦的发展面貌,提高各族群众的生活水平,以发展的良好成效凝聚人心、维护稳定,不断坚定各族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德钦的信心和决心,增强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对伟大祖国的自豪感,实现发展与稳定双赢。

德钦县坚持以脱贫攻坚统领全局,立足基础设施薄弱、交通条件滞后、生存条件恶劣、地理位置偏远、资源严重匮乏、自身发展不足等实际,同步推进贫困村和非贫困村建设,在全县46个村委会(社区)、475个村民小组实施“十有“工程,实现全县所有农户全覆盖,全面提升了精准扶贫的效益和水平。脱贫攻坚以来,该县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24.64亿元,稳定实现脱贫2755户12122 人,32个贫困村全部退出,群众认可度名列全省前列,今年4月30日省政府正式宣布德钦县脱贫摘帽。

打牢社会基础 筑牢和谐铁壁

德钦县深刻把握各族群众的共同心愿,始终把反对分裂、维护祖国统一作为各民族团结进步的根基。该县在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坚定不移地开展反分裂斗争,利用文化联欢、乡村艺术节、篝火晚会、劳模大会、民族团结表彰大会等文体活动,广泛在农民中开展了以“幸福思源、脱贫感恩”为主题的感恩教育,在机关干部中开展了以“命运靠忠诚、前程看民心”为主题的忠诚教育,在僧尼中开展了“出家守法戒,修行利国民”为主题的法制教育,在学生中开展了“继承革命传统,建设美好家园”为主题的传统教育。通过开展分对象分内容的主题教育,不断提高各族干部群众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思想觉悟,充分认清民族分裂势力煽动、实施民族分裂活动,破坏社会稳定的丑恶嘴脸和反动本质,不断增强各族干部群众的反分裂、反渗透免疫力,切实筑牢了反对分裂、维护民族团结的铜墙铁壁。

牢固树立维稳重于泰山的政治责任,坚持“一个统领”“两个有利”“三个健全”“四个杜绝”“五到位”的工作思路,全面实行常委包乡、处级包村、科级包组、干部包户的四级对点维稳工作机制,围绕政策宣传、矛盾化解、情报收集、治安管控、平安创建、精准扶贫等中心工作,深入村寨、深入农户、深入寺院,与群众拉家常、话发展、谈变化,淡化了境外渗透对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

德钦县坚持把因虫草、松茸、牧场、边界等因素诱发的矛盾纠纷作为藏区长期稳定、持续稳定和全面稳定的热点难点问题,探索建立交界地区“五联”创建协作机制,加强对边界情报信息、矛盾纠纷、枪爆隐患、法制宣传的互通共享、联动协作,有效杜绝因土地、山林、草场、水利、矿产等资源权属纠纷引发的矛盾纠纷,涌现出“转山路上的为民服务中心”“虫草山上的临时联合党支部和警务点”“牧场上的流动党校”等许多鲜活典型和感人事迹,实现了“干部多握手、群众少动手、最终手牵手”的工作目标。

打牢统一战线基础 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德钦县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宗教工作4句话方针,结合开展“千促”、春节“送温暖”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断完善领导干部联系寺庙堂点、联系贫困僧侣制度,深化联系内容和范围,全县39名处级干部和80多个县级部门负责人结对联系23个寺庙堂点,经常性地开展矛盾排查、宣传教育、送温暖、办实事等工作。制定出台了《中共德钦县委关于进一步深化反分裂斗争维护正常宗教秩序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规范宗教活动管理的通知》等管理办法,对干部、群众和僧尼开展正常宗教活动行为、露天宗教塑像建造等敏感问题作了明确的制度性规范,在民族宗教事务管理工作中取得了良好效果。同时采取“一寺一策”“一僧一册”的办法,建立健全寺院重大事项民主议事制度、财务管理制度、教务管理制度、政治学习制度、寺庙民主管理制度、僧籍管理制度、出境回流僧人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文物保护制度、安全生产制度、民管会班子综合考评制度等,实现了寺庙内部事务制度化、民主化管理,用规范的制度铲除分裂分子和非法宗教势力滋生和发展的土壤。

该县把改善寺庙基础建设,提高僧尼生活学习条件作为有效反对分裂渗透的重要实践和凝聚人心的有力抓手,围绕教育、管理、服务3项职能,实施寺院“关爱工程”,帮助解决行路难、用电难、吃水难、看电视难、听广播难等问题,最大限度地使僧尼这个特殊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和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目前,全县有826名在寺僧尼加入了“新农合”,在寺僧尼参合率达100%;718名在寺僧尼参加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855名教职人员享受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

打牢基层基础 厚植稳定根基

德钦县坚持把基层组织建设作为维护民族团结的第一道防线,结合省委“基层党建创新提质年”工作,深入推进“红旗党组织”创建。

德钦县全面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在组织设置上推行以标准化引领规范化,在队伍建设上突出打造引领群众保稳定奔小康的“领头雁”,在责任落实上强化“软指标”变成“硬任务”,先后开展了“学系列讲话、做忠诚干部”“神圣国土、守护家园”“热爱家园、圆梦德钦”等一系列主题教育,强化党员政治属性,突出基层组织政治功能,加大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治力度,持续推进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全面整治在发展党员、管理党员、党员作用发挥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探索建立了基层党建“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3项机制,推动重心下移、资金下移、力量下移,确保了基层党组织“办事有经费、活动有阵地、议事有制度”,不断优化基层党组织阵地功能,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坚强的战斗堡垒,厚植了党在藏区的执政根基。先后涌现出阿青布、当珍扎史、尼玛拉姆、香九妹、阿吉、培初、白边等优秀模范人物。

坚持党建引领,把作用发挥作为基层党建的突破口,因地制宜地设立了政策理论宣讲、民主议事监督、民主理财管理、民事纠纷协调、治安维稳巡逻、 产业发展示范、精准扶贫带动、文化活动引领、文明新风标兵等岗位,推行“党建+”模式,把党建目标具体化、地方化、特色化,形成了各显特色、各具特点、竞相争优的良好格局,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层基础。升平镇阿墩子社区、奔子栏镇尼丁村民小组先后被中共文明委命名为“全国文明村”。


责任编辑:王靖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