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网杯·永远跟党走】红军精神代代传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鲁茸追玛 卓玛拉初 杨勇 高剑平 发布时间:2021-05-19 09:37:07

“兹委任夏那古瓦同志为(中)甸城厢及附近乡区安抚和招徕,全体居民并与本军采办给养,仰我全体民众一体知照至本军全体红色军人对夏那古瓦同志应加以保护和帮助,不得稍事非难是为至要。”这是1936年5月贺龙为夏那古瓦(藏名孙诺品初,1894年—1959年)颁发的委任令。说起多年前祖先对红军所做的贡献,作为夏那古瓦的第四代、第五代后人,他们有许多心声要讲。

云南省艺术学院附属艺术学校校长农布七林是夏那古瓦曾孙,至今他还清楚地记得家族老人们讲的夏那古瓦故事:1936年4月29日,中国工农红军二、六军团到达中甸,受国民党妖魔化宣传影响,松赞林寺大门紧闭,县城大部分居民逃进深山。夏那古瓦受松赞林寺僧众之托进城到藏公堂红军指挥部拜会红军。在了解红军的宗旨、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知道红军是为民族利益北上抗日后,夏那古瓦带着贺龙的亲笔信转交给松赞林寺八大老僧,转达红军的政策,并建议松赞林寺僧众主动配合红军,帮助筹集粮草。4月30日,八大老僧再次派夏那古瓦进城拜访贺龙,向其表明松赞林寺愿意积极沟通配合的态度。5月1日,夏那古瓦等8位代表手捧哈达,背着青稞酒、糌粑等礼物到县城慰问红军。这些慰问品,红军都回赠了高于市场价百分之五十的银元。5月3日—4日,松赞林寺和全体群众均拿出自家库存,为这支代表人民的队伍筹粮10万余公斤,这些粮食为红军翻越雪山、北上抗日提供了有力支持。而红军则在军费短缺、物资匮乏的情况下依旧秉持着“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坚决不让百姓吃亏”的原则,所有物资均按市价支付给群众。

夏那古瓦的故事在后辈中代代相传,红色精神在夏那古瓦家族熠熠生辉。

农布七林说,夏那古瓦三进总部见贺龙的英勇行为,跨越的是语言沟通的障碍,架起的是信任协作的桥梁,凝聚的是藏汉一家亲的浓情。为感谢他在中间牵线搭桥,积极宣传红军政策、改善红军与松赞林寺关系、帮助筹集粮草等突出贡献,在离开县城前,贺龙亲自为他颁发了委任令。农布七林一直以祖先为当地群众办实事的精神激励自己,他先后为迪庆州州庆等重要活动编排执导过《世界的香格里拉》《香格里拉记忆》等大型文艺演出,不论是到国外讲学、艺术交流,还是担任中国民族舞比赛评委,他都不忘将红色文化元素融入作品与活动中,积极向外宣传香格里拉多元民族文化。

夏那古瓦曾孙达瓦早在1993年就开始跑运输。自小听着曾祖父与红军的故事,他不惧艰难,严守规矩。后来开始做工程,他一直不忘祖辈的教训,在工作中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坚决按规矩办事。“要有红军穿草鞋走长征路的精神,不怕苦,不怕难。”他时常这样勉励员工。再后来,达瓦还经营起了月光碧岚酒店,日子越过越红火。其间,达瓦通过举办职业技术培训、提供就业岗位等方式带动周边群众增收,让200多名当地群众实现就业。

“对于我而言,红色精神在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意义。”夏那古瓦玄孙洛桑江才目前经营着一家传媒公司,他说:“以前,红色文化的传承更像是长期在长辈们的言传身教中耳濡目染所形成的家族使命感,我毕业后从事传媒工作,不断在工作之余怀揣红色情怀去挖掘迪庆红色文化,慢慢发现这不只是家族赋予我们的使命,挖掘和传承红色文化对整个迪庆、整个民族、甚至对国家都意义重大。”7年来,洛桑江才一直致力于挖掘和传承红色文化,通过文字、视频、话剧、纪录片等多种形式弘扬红色文化。他表示,虽然做红色文化传播没有多少收入,但今后他将牢记祖先教诲,继续挖掘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让红色文化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形式传承下去。


责任编辑:李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