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普玛萨鸡”雄起!塔城有个“鸡司令”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张燕 李雄珍 发布时间:2021-10-28 17:10:08

图片

格协山距离

塔城镇海尼村几宗村民小组

3公里

山里的空气清新

环境安静优美

树林下成群结队的鸡

或悠然觅食、或相互追逐

欢快的鸡鸣声

打闹声不绝于耳

为寂静的山林

增添了许多生机

只要听见“嘘嘘嘘……”的口哨声一只只体态健壮、目光锐利的土鸡听到“指令”后,从树林里、坡地下扑腾着翅膀叽叽咕咕叫着全围了上来。“这就是我养鸡的山林了,这些鸡平常就吃地上的虫子、野草、粮食,我从来不喂饲料,这个鸡一般要长7个月才能上市!”皮肤黝黑,身材高大,性格开朗的傈僳族汉子余学军边介绍边向鸡群抛撒玉米粒。

“220只真空发往昆明,明天发货,好的,好的。”挂断电话,余学军向记者讲述起养殖“腊普玛萨鸡”的故事。在2015年以前,余学军一直从事运输业,到过的地方多了,他发现绿色、环保、生态的食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这里面蕴含着巨大的商机。而自己的家乡自然条件好,环境优美,可以考虑发展生态养殖。当看到眼前的山坡时,余学军便萌生了养殖“腊普玛萨鸡”的想法。

不同于产业化的养殖生产线,这些鸡自由地在山林中撒欢,吃的是野草和玉米,喝的是林中山泉,养殖周期长。养殖基地位于塔城镇的腊普河畔海尼村,该村60%都是玛丽玛萨人,“腊普玛萨鸡”因此得名。

2015年,余学军毅然决然携妻子一起追随梦想,在家创业。“我更希望做自己有把握的事情。”余学军说,“我们会种地,会养鸡、养猪,我们家这里环境有这么好,什么都是纯天然无污染,养殖土鸡,品质肯定好。”改行后的余学军,得到了家人们的大力支持。下定决心后,夫妻俩先后投资800万元,在海尼村几宗村民小组的绿水青山里创办了维西德缘种养殖经营有限公司及德缘山庄,养殖场面积达到98亩,养殖了30000只鸡,种植了68亩花椒,7亩木香。

到现在已经养殖了6年土鸡的余学军算得上当地的养鸡能手,他说:“我的这个鸡场是从2015年开始养鸡,我不仅养鸡,还给周边的9个乡镇发放鸡苗,带动的农户有1000户,其中500户是贫困户,我记得发放鸡苗最高的一次是放了12万只,一年总出栏最高的时候达到6.8万只。”

养出来的鸡如何卖出去呢?通过生态养殖方式喂养出来的土鸡肉质更紧实、吃起来更有嚼劲、味道更鲜美,结合这些特色,余学军将销售市场瞄准附近旅游城市的餐饮店,凭借口口相传的口碑,他拿到了不少客户的订单,成功解决了鸡的销路问题。说起当初寻找销路的艰辛,余学军记忆犹新,他打趣地说道:“当时为了推销腊普玛萨鸡,我到了丽江、大理、香格里拉,只要看见餐馆我就进去推销,但我自己光说我养的鸡好,别人也不一定信呀,我就让他们亲口尝,自己也跟着吃,不然别人还会说自己养的鸡自己不吃,所以那段时间我吃鸡吃得害怕。

就这样,现在余学军的“腊普玛萨鸡”已经远销到全国各地。说起订单余学军侃侃而谈:“我们这个鸡必须养足7个月,宰杀去除内脏,打理干净后真空包装,通过邮政快递,发往全国各地的餐桌,力争省内24小时、省外48小时到达。我还签到好几个省内外的大单,每次发货都是几百只一起发,零散的单子遍布全国24个省,光北上广我一年就销售3万多只。”

现在村里还有20余户村民在余学军的带动下,养起了“腊普玛萨鸡”,赚到了钱。村民马顺英说:“跟着余学军养鸡,一年的收入增加了一两万元。”这些养殖户每年都会选一天在余学军家载歌载舞庆祝丰收。“能通过我自己的努力带动大家增加收入,我感到很高兴,这也是我创业的初衷。只要大家信得过我,我都会带着大家赚更多的钱。”余学军说道。

余学军除了是养鸡能手外,他还以自己养的“腊普玛萨鸡”为特色,开起了山庄,还建起了露天烧烤场地。“我们家靠近国道215线,就在路边,就想着自己养那么多土鸡,做一些有关土鸡的乡土菜,让大家也尝尝这种原生态的味道。”余学军说。

余学军围绕“从养殖场到餐桌”的理念建起了德缘山庄,主打炖鸡和烤鸡等特色餐饮。余学军的德缘山庄都是把鸡从养殖场捉下来,现宰现吃。余学军的妻子和顺芝就是做菜的能手,只见她把鸡宰成大小均匀的块状,炒鸡须得用自家腌制的腊肉炼出油炒出来才更有味,掌握火候是鸡肉成败的关键,鸡肉炒至微黄不至于太柴或太嫩,加入山泉水,用土锅炖至两小时左右就可以出锅了。而烤鸡则是用秘料提前腌制一晚,再均匀抹上野生蜂蜜,置入烤炉,用炭火烤两小时左右,出炉的鸡色泽金黄,外酥里嫩,香气四溢。炖鸡吃完后,在鸡汤里汆烫自家地里出产的时令蔬菜,加上蘸料更是一绝。

食客们品尝过后,都赞不绝口:“肉很香,有嚼劲,是小时候的味道。”“土鸡本身就鲜,只要火候到,自然好吃。”余学军说。就这样,余学军用自家养的鸡、自己腌制的火腿、种的时令蔬菜,吸引了天南地北的食客,仅山庄一年收入就达20万元。

近年来,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维西县按照“把塔城打造成为迪庆州乡村旅游示范村、旅游扶贫示范村及全域旅游示范点的” “世界的香格里拉”等要求,依托香格里拉滇金丝猴国家公园、达摩祖师洞等高品位资源,缝合维西三江腹地综合区域优势与大健康产业两大关联体,围绕“产业融合发展、产品创新升级、功能配套完善”的发展思路,以生态大健康为引擎,山水悠乡为载体,通过资源价值挖掘、旅游产品创新、产业形态升级、市场需求对接、功能定位精准等手段,推动塔城从“小旅游”向“大旅游”转变,经过不断的努力,如今以田园风光接待为主的塔城乡村旅游已成为维西一张靓丽的名片。

与此同时

也涌现出一大批

向余学军一样带头致富

带领致富的本土能人

希望他们

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

越走越远



责任编辑:拉茸追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