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州杜鹃花的盛开,有食用“白花”传统习俗的外来务工人员、游客、受自媒体诱导盲目尝鲜人员采摘误食有毒“大白花”杜鹃中毒风险加大,为了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迪庆州人民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特发布如下风险预警。 1.“大白花”,学名白杜鹃、大白花杜鹃、羊角菜、白花 菜、白豆花,名字听起来挺清新,颜值也高、容易让人心动,但“大白花”含有四环二萜类毒素,毒性主要集中在花瓣上,会对中毒者身体和精神造成一定的影响,甚至致死。每年的盛花期,医院收治的食物中毒患者中,“大白花”中毒占首位。误食后轻者出现食欲减少、呛咳、精神萎靡;重者结膜充血、呼吸急促、流涎、四肢无力、步态蹒跚、心悸;严重者极度狂躁,持久抑制、呼吸困难,后因窒息死亡。而与“大白花”极为相似的“白花”,又叫玉荷花,也叫山荷花,为木兰科玉兰属,多生长在海拔800~1400米的山坡、路旁、村寨周围,其花含有蛋白质、胡萝卜素等,常被采摘食用,是云南一道不可多得的美食。人们常常将这两种植物搞混,误采“大白花”食用导致中毒。 2.杜鹃花科植物有毒品种较多,且大都毒性剧烈。我州杜鹃花分布较广、品种繁多、花期较长,请广大群众提高自我健康安全意识,不采食杜鹃花,谨防中毒。 3.公路、铁路、市政、水利等建设工地和农业种养殖基地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务工人员食品安全教育,加强工地食品安全管理,严禁加工食用野菜、野花、野果、野生菌。 4.请各单位加强对食堂的食品安全管理,加强对职工、退休人员及其家属的食品安全宣传教育,不盲目尝鲜,不随意采食野菜、野花、野果、野生菌,避免中毒。 5.如果不慎误食杜鹃花后出现腹痛、恶心、呕吐、头晕、胸闷等症状,要立即对中毒者采取催吐等急救措施,减少毒素吸收,并尽快就医,切勿乱服药物,以免延误救治时机。同时,要注意保存可疑食物,以备检验判别。 再次提醒:对于不熟悉的野花、野菜、野果及蘑菇,千万不要随意采摘和食用。不要为了一时的口腹之欲,去冒险尝试未知的食物。请珍惜生命,远离未知风险! 迪庆州人民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 2024年5月1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