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迪庆:多元解纷“五线谱”,真情结出“石榴籽”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5-15 09:20:09

在云南迪庆,居住着26个民族,这里风景秀丽、文化多元、民族团结和睦,各族群众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牢记心间、融入血液。

强化组织“保障线”,厚植司法为民初心

迪庆法院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引领作用,通过“强化班子建设、强化理论武装、强化能力提升”,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统筹推进,形成“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各部门协同配合、全体干警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巩固拓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成果,让党建成为民族团结的“红色引擎”。

迪庆法院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思想宣传教育的重要内容,依托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干警大会、“三会一课”等方式,采取“线上+线下”“集中教育+日常自学”的多元学习模式,深入学习领会党的民族政策、法律法规,不断深化示范引领效应。

激活法治“先锋线”,擦亮司法为民底色

迪庆法院坚持“抓党建带队建促审判”的工作思路,一手抓审判执行,一手抓民族团结进步,以司法为民、公正司法护航民族团结进步,构建“党建+”工作模式,持续擦亮“红色法魂·雪域天平”党建品牌。近年来,迪庆中院、香格里拉市法院、德钦县法院获迪庆州首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维西县法院获第三批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


迪庆两级法院深入推进“润心”和“强基”两大工程,传播民族团结好声音,讲好民族团结进步故事,将“三个赋予一个有利于”贯穿审判执行工作始终。2024年共受理各类案件8219件,审执结7730件,同比分别下降1.42%和3.21%。自觉将本职工作和司法实践融入法治迪庆、平安迪庆建设大局,2023-2024年,法治成效和平安建设考核在州级机关中获优秀等次。


优化司法“服务线”,践行“如我在诉”

在诉讼服务中心、执行指挥中心设立双语服务窗口和民族团结示范岗,配备汉藏、汉傈双语法官,确保民族群众理解诉讼程序、表达诉求,避免因语言障碍导致权利受损。同时持续加大对弱势群体特别是困难群众的司法救助和诉讼费缓减免力度,努力为诉讼“减负”,以司法助推民族团结一家亲。


主动融入党委领导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充分考虑各民族的语言、民族习俗、宗教信仰和矛盾根源,引入多元化调解纠纷机制,与相关部门协调联动,通过建立全链条闭环机制,促进纠纷的良性化解。2024年,全州法院调解案件4308件,调解成功3614件,向综治中心委派纠纷2482件,调解成功2061件。

好普法“风景线”,以法治浸润人心

迪庆民族文化特色多样。迪庆两级法院注重从民族文化中汲取营养,将法治精神与民族文化相结合,让法律走进田间地头、走进农户院落,有效达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良好社会效果。


迪庆法院利用办公场所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打造文化长廊。深入推进普法强基补短板、“利剑护蕾”专项行动,常态化开展“开放日”“接待日”活动,邀请各级代表委员、机关职工、学生开展庭审观摩、以案释法等活动。用好媒体平台,扩大宣传朋友圈,以更生动、更喜闻乐见的方式讲好新时代法治故事,营造浓厚的法治文化氛围。


筑牢纠纷“防控线”,夯实民族团结根基

全面落实“抓前端,治未病”的理念,自2022年起全面推进“总对总”在线诉调对接机制,实现法院与总工会、工商联、司法局、人社局、人民银行、银保监、知识产权局、发改局、退役军人事务局、侨办、台办、中小企业协会的对接关系。发挥“法院+行业调解”预防化解社会矛盾的强大合力,推动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前端化解。

充分发挥12368诉讼服务热线面向群众、服务群众、便利群众的职能作用,积极回应各族群众司法需求,让人民群众于细微处深切感受司法的温度和公正,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在处理纠纷时,迪庆法院邀请熟悉当地民情社风的村委干部、人民陪审员发挥“双语调解”优势,让矛盾纠纷顺利化解,推进“无讼村(居)”创建,做实“小事不出村”,让“远亲不如近邻”的乡土温情与“法安天下”的治理智慧相得益彰。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云南频道

责任编辑:卓玛拉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