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破解人大代表履职考核“软性约束”难题,德钦县人大常委会在佛山乡、拖顶乡试点推行代表履职量化积分制度,通过“小积分”构建履职“硬约束”,推动代表从“被动履职”向“主动尽责”转变,有效提升人大工作效能。 分类设置指标体系,明确履职责任清单。聚焦代表法定职责与时代要求,建立涵盖正向积分、负面扣分、年度加分的立体化考核体系。正向积分围绕政治表现、联系群众、议案建议办理等核心履职内容设定基础分值,负面清单对道德失范、违纪违法等行为明确扣分标准,年度加分则针对获得表彰、建言献策被采纳等突出表现给予激励。制度明确将90分以上定为优秀等次,作为推荐各级优秀代表和连任资格的重要依据,形成“干有方向、评有标尺”的履职导向。 动态管理全程留痕,确保考核客观公正。实行“一人一档”动态管理机制,以代表小组为单元指定专人记录履职情况,每季度汇总活动参与、为民服务等表现,经乡人大工作站审核后录入履职档案。代表需如实填写履职档案,由主席团查验核实,年度积分在一定范围内公示,接受代表与选民监督。这一流程既让代表清晰掌握个人履职进度,也为选民评价代表工作提供了“明白账”,实现履职过程透明化、规范化。 强化结果运用导向,营造比学赶超氛围。积分制度突出“奖优促劣”导向:对积分靠前的代表优先推荐评先评优,在连任考察中重点考量;对积分落后的代表启动专项培训,并增加额外履职任务,推动能力提升。制度实施以来,代表参与调研视察、执法检查等活动积极性显著增强,较好地发挥了代表的作用,切实将履职“软要求”转化为“硬指标”。 德钦县人大常委会负责人表示,量化积分制度通过构建“指标—登记—运用”闭环管理模式,让代表履职可量化、可追溯、可评价,有效激发了代表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下一步,将总结试点经验,推动履职积分管理在全县范围推广,为新时代人大代表工作高质量发展探索更多实践路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