皆菊村——文明之花处处开 和美乡村入画来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6-27 09:58:21

走进维西县攀天阁乡皆菊村,道路两旁绿树成荫,农家小院错落有致,整洁的村道串联起连片农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里传出村民议事的讨论声……近年来,皆菊村以全国文明村的崭新姿态,勾勒出一幅产业旺、生态美、乡风淳的现代乡村图景。


党建引领“筑文明基”

走进皆菊村,党建的红色力量无处不在。村“两委”与民管委成员身先士卒,40余名乡村教师和文化能人也纷纷投身其中,为创建工作注入了智慧与活力。同时,共青团、妇联、残联等群团组织积极响应,凝聚起强大的共建合力。

“我们要让每一位村民都感受到党的关怀,让文明之风吹遍村子的每一个角落。”皆菊村党总支书记陈维亚坚定地说。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皆菊村打造了线上线下融合的宣传矩阵。线上,抖音和微信公众号成为传播文明的窗口,及时推送创建动态,吸引了村民关注。线下,马帮“宣讲队”和“红色代办”服务队深入村组,将党的声音传递到村民心间。

在实践推进方面,该村创新构建基层党建、维稳、生态、乡村振兴、边疆稳固“五网合一”高效治理新模式,把16个村民小组划分为16个大网格、80个微网格,组建80人专职网格员,将普法、调解、服务等工作清单化管理,构建一线到底、一网到边的高效基层治理体系,社会治理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预防”转型,把社会服务从“群众上门”向“服务上门”转变。网格员队伍活跃在皆菊村的各个角落,开展理论宣讲,让新思想深入人心;推进移风易俗,引导村民摒弃陈规陋习;助力农业生产,解决农户实际困难。村民李志群感激地说:“前阵子我家庄稼遇到病虫害,多亏了志愿服务队的帮忙,他们不仅带来了技术指导,还帮我一起防治,真的太感谢了!” 志愿服务队已为群众办实事100余件,将党组织的优势切实转化为乡村文明建设的强大动力。

文化振兴“筑新魂”

每逢春节、“七一”建党节、重阳节等节日,皆菊村都会组织射弩比赛、民族歌舞展演等文化活动,村民们积极参与,在欢声笑语中生动营造了各民族“同过一个节、同唱一首歌、同跳一支舞、同办一桌宴”的民族融合浓厚氛围。“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活动,让大家记住我们的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陈维亚介绍道。在“十百千万”示范引领建设项目的推动下,皆菊村成功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修建的民族团结文化墙成为村子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展示着各民族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

皆菊村还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农家书屋”平台,全民阅读活动在这里常态化开展,村民们在书的海洋中汲取知识。同时,皆菊村重视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将非遗课程引入村小学和幼儿园,邀请非遗传承人走进教室,为孩子们讲授非遗知识。目前,皆菊村已培育省级非遗传承人1名、州级1名、县级3名,系统传承本土优秀文化。此外,迪姑民族文化展馆的建成,集中展示了农耕文明与民族文化成果,让皆菊村的历史底蕴得以彰显。

善治凝心“扬新貌”

在皆菊村党群服务中心,宣传栏内的《村规民约》格外醒目。全文涵盖了社会治安、水源保护、邻里关系、移风易俗等内容。倡导厚养薄葬、勤俭节约、婚事新办、白事简办。自《村规民约》实施以来,村民攀比之风渐少,邻里之间重情轻物,互帮互助增多,乡村文明新风尚悄然兴起。陈维亚说:“自从村里制定了村规民约,环境卫生有人管,人情宴请有人帮。如今,家家户户都是窗明灶亮、房前屋后干净整洁,连菜园子都整理得像个小花园,打架扯皮的人少了,邻里之间关系更加和睦了。”

走进村民和尚花的家,推窗见绿、推门即景,卫生间里蹲便器、冲水箱、洗手盆、热水器一应俱全。在皆菊村,像她家这样美丽的庭院还有不少。干净整洁、美丽宜居,是广大群众对乡村最朴素的向往和追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皆菊村一直在持续发力,建立16个村民小组每月进行三次集中清扫、16名保洁员每周一打扫制度,结合最美庭院评比、门前三包制度与村规民约,形成长效管理机制,全面改善村容村貌。

与此同时,皆菊村将文明创建与法治建设深度融合,结合普法强基工作,培养了一批 “法律明白人”,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普法宣传,线上利用抖音、微信等平台发布普法小视频,线下深入村组开展法律知识讲座,让法治观念深入人心。在生态保护方面,聘用250名生态护林员,他们身着统一制服,日复一日穿梭在山林间,开展巡林护林和防火宣传工作,守护着村里的绿水青山。

而今,皆菊村在乡村振兴和文明村镇创建的相互作用下,特色产业蓬勃发展、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民族文化焕发活力,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正以文明为翼,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展翅高飞,让文明之花结出更丰硕的惠民之果。(记者 和丽瑶)

责任编辑:卓玛拉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