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网讯 由中国侨联主办、云南省侨联与文山州侨联联合承办的2025年“亲情中华·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云南文山营,近日在广南县正式开营。来自美国、加拿大、丹麦、菲律宾四国的40余名华裔青少年齐聚祖国西南边陲,开启一场探寻中华根脉的深度体验。 开营次日,营员们走进风光如画的六郎城村,踏上寻根旅程的生动一课。景区门口,当地壮族村民以淳朴山歌相迎,悠扬旋律穿越山水,瞬间拉近了血脉的距离。村民们亲手将象征祝福的红鸡蛋赠予远道而来的年轻一代,一个简单的动作,传递着跨越山海的血脉温情。 在随后的文化体验中,营员们亲手触摸祖辈的智慧结晶,在广南西枫斗制作技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手把手教学中,感受非遗技艺的精妙;学习编制竹篓,感受先民的日常生活智慧;在针线穿梭中,领悟壮族刺绣图案里深藏的古老故事;五彩丝线编织的蛋兜,不仅装下了寓意吉祥的红蛋,更承载了他们对中华民俗的理解。 换上绚丽的壮族服饰,少年们仿佛与这片土地的过往产生了共鸣,连接起文化的根脉。 “穿上了壮族的民族服饰,真的很美,我学到了很多新的东西!”这是来自美国的营员张艺佳第一次接触壮族文化,每一针一线、每一首歌谣都让她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 六郎城丰富的石斛资源成为另一本天然教科书。营员们品尝用石斛制作的特色美食,学习其药用价值,亲手制作石斛精油香皂。植物精华融入皂体,如同中华文化的精髓,经由年轻一代的双手被感知、被留存。 “好吃的美食、精巧的非遗技艺还有充满魅力的民族文化都让我印象深刻,能学习到这样的历史和文化,对于我来说就是在‘寻根’。”丹麦营员蒙思琪表示,寻根之旅让她更加理解祖辈的文化根源,也让她对“家”有了更深的认同。 从山歌迎客的情意到红鸡蛋的祝福,从古老非遗的传习到民族服饰的加身,每一刻都成为连接华裔青少年与中华文化根系的生动纽带,跨越重洋归来的孩子们,在祖辈的土地上触摸到那份血脉相连的归属与认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