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源: 新能源照亮边疆绿色发展新征程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7-29 09:29:24

阳光洒满佤山,光伏板在屋顶、茶园间熠熠生辉。近年来,沧源佤族自治县锚定绿色发展战略,以新能源光伏发电为抓手,从项目建设、群众认知到收益路径实现“三个”突破,为边境地区绿色产业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力。

640_wx_fmt=jpeg&randomid=yy8kpnkz&tp=webp&wxfrom=5&wx_lazy=1.webp.png

项目建设破局:从无到有筑牢绿色根基

抢抓新能源发展机遇,沧源县把项目建设作为绿色转型的“先手棋”。通过主动对接、精准谋划,全县有15项新能源光伏项目成功纳入省级开发项目清单,总装机容量达122.296万千瓦,计划总投资59.53亿元,实现新能源产业从无到有的历史性突破。

目前,沧源县永和华能2万千伏光伏发电项目,年均上网电量344万千瓦时,成为当地新能源产业的“标杆工程”。12个在建项目正加速推进,总投资47.9亿元,已完成投资24.73亿元,预计明年2月陆续完工;2个待建项目总投资10.6亿元,正加快专题办理,计划10月开工。这些项目不仅为全县能源结构优化、电网建设升级创造了机遇,更将成为拉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640_wx_fmt=jpeg&randomid=9x6ezv04&tp=webp&wxfrom=5&wx_lazy=1.webp.png


思想认知转变:从排斥到接纳共享红利

“一开始怕触电,谁都不愿意装光伏板。”回想起项目初期,村民们的顾虑仍历历在目。针对群众对光伏发电“触电漏电”的担忧,沧源县组建专班攻坚,驻村队员逐户走访、专题宣讲,用通俗语言解读政策、解答疑问。累计开展集中宣传75场次,入户宣传7500余户,渐渐解开了群众的心结。

思想的转变带来行动的自觉。依托丰富的光照资源,沧源县大力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在1119户群众自建房、村组活动房的屋顶架设光伏板。阳光转化为“真金白银”——累计支付用户租金94.7万元,发电量超3000万度,让群众稳稳接住“阳光收益”。“屋顶生金”的现实收益,让“绿色新能源”从抽象概念变成了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640_wx_fmt=jpeg&randomid=q2xigu9c&tp=webp&wxfrom=5&wx_lazy=1.webp.png


产业收益升级:从单一到多元激活动能

走进沧源县茶园,光伏板与茶树相映成趣。这里推行的“茶光互补”模式,让清洁能源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蹚出了“绿色+增收”的新路子。依托茶园基地,光伏板在茶树上方吸收阳光发电,下方茶树喜阴生长,既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又为产业链注入低碳基因。

这种模式带来的收益实实在在:预计为村集体经济增收400万元;农户每亩每年可获租地款约550元。“土地流转有租金,茶园务工有工资,光伏分红有收益”,多重收入让村民腰包更鼓,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可持续的“绿色动能”。

640_wx_fmt=jpeg&randomid=13x9jvaj&tp=webp&wxfrom=5&wx_lazy=1.webp.png

从项目清单上的蓝图到屋顶茶园的实景,从群众的顾虑重重到主动参与,沧源县以新能源为笔,在边疆大地上描绘出绿色发展的新画卷。随着更多光伏项目落地见效,这片土地将持续释放“阳光红利”,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助力边境地区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责任编辑:邹金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