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河边境派出所:“微创新”出“实招” 基层治理添活力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7-29 11:44:47

基层是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细微之处的创新往往能激活基层治理的“一池春水”。近年来,怒江边境管理支队匹河边境派出所聚焦派出所主防、法治宣防、纠纷调解三大核心领域,用一系列“微创新”举措破解治理难题,让基层治理更有精度、温度和力度,实现了“微创新”撬动“大治理”的良好成效。


“以前醉汉夜间到处乱窜,到了晚上不敢出门,现在民警天天‘在线’,心里踏实多了!”提到辖区治安环境的变化,棉谷村村民普大爷赞不绝口。这得益于匹河边境派出所推行的“微警务”模式——将警务工作嵌入社区、乡村,用“小举措”筑牢安全防线。


在警力配置上,创新“1+N”包联机制,每名社区民警绑定网格员、义警、治安积极分子等N名群众力量,建立“每日碰头、每月研判”制度,把巡逻防控、隐患排查、情报收集等工作细化到“网格内”“时间段”。更贴心的是“预约警务”服务,群众通过社区微信群、行业管理群即可预约民警上门办证、调解邻里小纠纷,让“最多跑一次”变成“一次不用跑”。这些“微警务”像毛细血管渗透到辖区每个角落,群众安全感、幸福感持续提升。


指尖普法 “微课堂”点亮法治灯。“刷到民警小杨的普法视频,才知道帮朋友转账可能涉嫌洗钱!”匹河街道商户蒋女士的话,道出了“指尖普法”的影响力。


匹河所打破“摆摊发传单”“开会讲法律”的传统模式,紧跟新媒体发展趋势,打造“指尖普法”品牌,针对不同群体定制“普法菜单”:针对老年群体,用情景剧还原“保健品诈骗”;制作动漫短片,向青少年解析“野游溺水”“交通安全”;对经常酗酒人员,及时推送酒后滋事及后果的情景剧。这些“微内容”通过社区微信群、行业管理群、短视频平台精准推送,群众的法治意识得以提升,“暴力解决矛盾”少了,“坐下来讲和”多了,从过去的“表情抗议”到现在的“主动咨询”,法治宣传也真正从“被动灌输”变成“主动吸收”。


分层调解 “微机制”化解千千结。“多亏‘达比亚’调解队,我和邻居的宅基地纠纷终于解决了!”村民李阿姨口中的“达比亚”调解队,是匹河所聘请“达比亚”后带来的变化,更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注入了持久活力。


责任编辑:邹金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