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斛花开激活庭院经济 小课堂呵护 “一老一小”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9-03 11:52:56

孩子们在“博爱小课堂”上课。

一同观赏石斛。

∗通讯员   杨安社   芒市融媒记者   石喃喃   文/图∗

在芒市江东乡李子坪村村民杨荣成家的庭院里,石斛花开得正盛。面对直播镜头,他从容地向观众介绍:“这是梵净山石斛,很好成活……”他所销售的观赏石斛,正是村里“石斛花庭院经济”的鲜活产品。

由于历史原因,江东乡多数家庭已经迁离,未迁居民中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致使留守老人与儿童问题突出。面对“一老一小”照护难题,乡党委转变作风、下沉服务,以庭院经济激活家庭活力,以志愿服务补齐关爱短板,为留守群体筑起了温暖而有活力的生活保障。

乡党委引进企业后,杨荣成在自家的院子和楼顶与企业合作种植了观赏石斛约2500盆,每年的管理费收益约1万元。除此之外,他还自己种植了500盆观赏石斛。“正常一场直播也有几百元的毛收入,家里老的老小的小,做直播不仅能照顾家庭,还有可观收入。”杨荣成对记者说。

杨荣成家的庭院是乡里首批“样板房”之一。政府引入企业,提供3000盆优质石斛兰苗、无偿提供花架农资、每月由技术员上门指导。村委会成立合作社与企业签订协议兜底销路。乡政府积极引入电商赋能,组织直播培训,手把手教农户在抖音、快手等网络平台上开拓销路。

与石斛花庭院经济一起发挥作用的,是江东乡“博爱小课堂”。每当寒暑假,李子坪小学总会响起孩子们的读书声和欢笑声——由本地大学生、高中生组成的博爱学子志愿服务队,每年都会到学校陪伴留守儿童和农村青少年。

汤冬曼是江东乡“博爱小课堂”李子坪小学站点的负责人,现就读于云南中医药大学。“这里是我的母校,我的父母不识字,我带的很多学生他们的父母也不识字,所以我们来到这里,既给他们陪伴,也给他们作辅导。”她说。

李子坪村空竹林村民小组二组的留守儿童丁静思已经是第五次参加“博爱小课堂”了:“在这里我可以学到很多知识,也可以感受到一些传统文化,老师们还会教我们小手工,以后我还想来,在这里我非常开心。”

“今年是开展‘博爱小课堂’的第五年。五年来,我们的志愿支教站点数递增到7个,实现了辖区全覆盖,共凝聚了421名志愿者的力量,服务孩子2981人次,服务时长达52280个小时。”江东乡宣传委员李茜娅介绍。

方寸庭院,既能安放乡愁,也能孕育希望;小小课堂,既传递知识,更播种梦想。在江东乡的探索中,“一老一小”不再只是沉重的负担,更成为乡村振兴路上携手同行的温暖力量。



责任编辑:邹金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