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雪山环绕的迪庆高原,千年非遗技艺正与现代产业激情碰撞,焕发全新活力。以藏香为媒,迪庆松林文化旅游传播有限公司探索出一条“非遗+产业”的融合之路——古老配方在传统工坊中延续生命,传统工艺在市场需求中价值倍增,不仅让文化遗产“活”了起来,更让高原群众共享文化红利,走上了乡村振兴之路。 藏香产业作为该公司的核心业务,始终恪守古法工艺与天然选材原则,精选多种纯天然药材及香格里拉特有高原植物为原料,历经手工磨制、青稞酒发酵、牛角压制等多道工序,确保了产品的高品质,也守护了藏香文化的纯粹性。公司董事长江参表示,松林藏香在严格遵循传统技艺的基础上,不添加任何化学制剂,真正承载了香格里拉的自然精华,并以此赢得市场的广泛认可。 藏香产业的发展有效带动了当地群众增收。公司年产值达1000万元,现有员工58人,其中40多名来自藏香原料种植户家庭。通过与种植户签订协议,公司以保护价收购原料,并提前支付60%的款项,这一机制既保障了稳定的原料供应,也显著提升了农户收入。目前,公司在迪庆州内拥有700余亩原材料种植基地,并逐步将合作种植拓展至大理、丽江等地,构建起覆盖多区域的可持续原料供应链。 尤为可贵的是,公司始终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将残疾人就业帮扶作为重点方向。2021年11月,公司创建了“迪庆州残疾人就业创业示范基地”,为残疾人提供藏香制作、工艺品加工等技能培训及稳定就业岗位,切实助力他们提升技能、获得收入、融入社会,有效拓宽了残疾人的就业途径,为本地乡村振兴注入了人文关怀与温暖力量。 公司高度重视创新驱动与产学研深度融合,与中国科学院、大理大学、丽江学院等多所机构合作,持续提升原料品质与生产工艺水平。同时,公司每年将40%的纯利润反馈于原料基地建设,大力推动种植标准化与规模化发展。在市场拓展方面,公司已在北京、昆明、重庆、成都等地设立品牌直营店,并积极布局线上直播销售,持续提升“迪庆制造”的品牌影响力与市场竞争力。 除了藏香产业,我州还积极推动唐卡、尼西黑陶、卡卓藏刀等多项非遗技艺协同发展。这些非遗产品通过电商平台和实体体验店不断走向全国市场,不仅成为重要的旅游消费品,丰富了迪庆文旅内涵,也有效促进了非遗保护与旅游经济的深度融合。通过非遗产业化,“迪庆制造”不仅实现了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更成为推动乡村振兴、带动群众增收的重要力量。迪庆松林文化旅游传播有限公司正是这一发展模式的鲜活例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