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春季新学期开始,怒江州有近8000名中小学生高高兴兴地搬进宽敞明亮、温暖舒适的新校舍,开始了新的学习和生活。 近日,记者走访了泸水县大兴地镇中心小学,该校是全镇办学规模最大的寄宿制小学,616名学生中寄宿学生就有586名。校长王新凤老师告诉记者,学校新建的教学楼已于几天前竣工通过验收,共有30间教室,面积3200多平米,这两天正在组织师生准备“搬新家”。 随后,王校长开始忙着组织师生开会,安排布置“搬新家”的相关工作。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陆陆续续地把课桌和板凳搬进新教室,脸上写满了高兴和喜悦。 因为“集中办学”,今年又有200多名学生要到大兴地镇中心小学就读,学生将超过860人。王新凤校长一直担心新教学楼能否按期建好。现在新教学楼按时竣工了,她终于放心了。王新凤校长兴致勃勃地带着记者参观了新教学楼,她的脸上流露出很兴奋的表情:“这个新教学大楼空间大、光线也好,学生在里面上课自然会很舒服,我们老师讲课也觉得特轻松。” 在新教学楼的多媒体教室里,王校长指着已经安装好的电脑说:“这些电脑,以前只能看着,不能用,因为教室没有。”她告诉记者,新教学楼建成了,上级部门为学校配备的各种现代化教学设备就可以全部投入使用,还将开设图书室、阅览室、科技活动室、少先队活动室、体育艺术活动中心等场所,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 随着新学期的开始,寂静了一个寒假的校园又恢复了勃勃生机。在宽敞明亮的新教室里,孩子们东瞅瞅、西瞧瞧,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记者让他们谈谈搬进新教室的感受,一个小虎头虎脑的男同学迫不及待地抢着说:“我们的新教室好大、好亮,我们搬进里面上课,还有新课桌,大家非常高兴。” 近年来,怒江州结合本地教育发展实际,坚持校安工程与教育资源整合工程、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有机结合的原则,加强对教育建设项目的整体规划和分步实施管理,逐步完善义务教育阶段配套设施建设,大大提高了投入效益。 记者从州教育局了解到,自2009年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以来,怒江州已开工建设239个单体,开工面积约30万平方米;已竣工投入使用187个单体,约27万平方米,极大地改善了全州中小学校的办学条件。2013年春季新学期开学,全州就有近8000名中小学生搬进了新校舍。(云南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