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拉萨烈士陵园和公墓,前来扫墓的人们川流不息。 在烈士陵园内,我们再也看不到烟雾缭绕,也闻不到刺鼻的烧纸味。敬一杯酒、点一首歌、种一棵树,很多人改变了往日传统的祭奠方式,更加重视祭奠的实质意义,缅怀逝者,教育今人。 在烈士陵园内,拉萨市民王慧一家4口人共同种下了一颗心愿树。王慧说:“文明祭奠显现出一个现代人的文明素养,种一棵树环保又节约,愿逝者精神内化到树里,希望这棵树茁壮成长;今天特意带小孩来这里,目的就是对小孩进行尽孝教育和生命教育。” 烈士陵园工作人员也告诉记者,绿色祭奠已成为今年的好风尚。今年,前来扫墓的学生也很多,孩子们在这些烈士的坟前,可以瞻仰烈士的风采,学习他们的精神,为祭奠者的人生积淀能量。 在扫墓的人群中,我们还看到了白发银须的老人,跟在家长后面的孩子。通过到烈士陵园扫墓的形式,使孝悌文化在传承,人文精神在接力。 来自山南地区的阿旺告诉记者:“我家的老人去年去世了,虽然不能亲临老人家的墓地祭扫,但在这里一样可以表达我们心中的敬仰和孝心。” 卓嘎阿妈的孙子旺姆说,跟奶奶来到这里祭奠,感受到人的生命很脆弱,要珍惜生命。人与人之间相遇相识,能在一起就是缘分,要好好珍惜相处的日子,不要打打闹闹,大家要和谐团结。 在拉萨清真大寺穆斯林墓地,前来祭奠的人也很多。前来扫墓的甘肃籍中年男子张雷说:“祖辈的坟墓在老家,最近生意比较忙,顾不上回家了,来这里一样可以表达我的心愿,一盆小花代表我的心。” 前来祭奠的拉萨市民刘一清说:“清明时节是尽孝教育的好时机,要把中华文明的孝悌精神发扬光大,这些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不能丢掉,这是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精髓。”(中国西藏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