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大峡谷早春春耕忙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3-04-10 10:12:06

泸水县大兴地镇村民在翻犁水田。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时下,一场抢农时、抓春耕、夺丰收、促增收的春耕生产攻坚战在怒江大峡谷里徐徐拉开了帷幕。

怒江州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州,做好以粮食生产为核心的农业农村工作是州委、州政府历年来的重点工作。去年,面对连续干旱、农业生产成本不断攀升等多重挑战,州委、州政府立足州情多措并举,及时调整种植计划和结构,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加强基本农田水利建设,完善支农惠农政策,加大科技推广措施,夯实农业基础,粮食生产再创历史新高,取得了灾年粮食总产达19.83万吨的辉煌成绩。

今年,怒江州农业生产再次面临严峻形势:去冬今春以来,怒江州境内持续少雨,四县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旱灾,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加之生产成本持续上涨,全州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现象突出,稳定粮食种植面积,争取粮食生产再丰收的压力在不断加大。

“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今年怒江州粮食生产也面临着一些有利条件——政策好、投入大,备耕实、农资足。

去冬今春,全州重点新建、扩建、加固水毁修复引水工程21件,维修、岁修、清淤891件,修复水毁工程584处,群众累计投工投劳423.81万个工日,开挖土石方251.72万立方,清淤渠道620公里,新修防渗渠道80.79公里,新增灌溉面积0.395万亩,改善灌溉面积3.95万亩。基本农田初步呈现了“田成方、渠成网、路通达”的新景象,旱涝保收农田在不断增加,现有耕地产出率在不断提高。

近年来,怒江州统筹国土、财政、农业、发改、水利等部门的项目及资金,以土地整治和土地占补平衡、农业综合开发、退耕还林基本口粮田、农村小型水利建设等项目为支撑,积极整合项目,集中投入,连片改造中低产田地,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取得显著成绩。截止2012年11月底,全州拥有高产稳产农田地32.31万亩,高产稳产农田地总面积由2008年的30.7%提高到63.9%。中低产田地占耕地总面积的比重由2008年的77.71 %下降到53.69%,进一步夯实了粮食生产基础。

怒水青山春意浓,人勤春早气象新。在春耕生产关键时刻,全州各地农民群众挖沟修渠干劲十足,田间地头农技人员脚步匆匆,满载农资的汽车来回穿梭在各村各寨,峡谷里到处充满了一派繁忙的春耕备耕景象。

强化面积落实——泸水县落实玉米种植面积15990亩、马铃薯5850亩,福贡县全年大春农作物总播种面积计划16.085万亩(含晚秋),推广良种面积10万亩,兰坪县结合各乡镇生产实际,选择水利条件好的田块和优良品种,开展集中育秧0.25万亩,以保证在干旱之年水稻种植实现满种满栽。

强化春耕保障——中央下达的7448.42万元粮食农作物补贴已通过一折通兑付到农民手中。截止3月25日,全州储备化肥4865吨,农药35.44吨,农用地膜251吨,就位良种652.15吨,能基本满足当前春耕需要。

强化技术服务—— 从今年3月上旬开始,兰坪县农业系统抽调100名科技人员,深入100个自然村,指导农民群众开展农业生产100天,实施高产创建、间套种、地膜覆盖推广、水稻集中育秧和旱育秧、玉米集中育苗、良种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农机作业和发展晚秋作物“十大科技措施”为主要内容的抗旱促春耕行动,广泛开展技术服务,将科技措施落实到户、到人、到田。抢抓农时,突出重点,将抗旱促春耕的各项措施落实到田间地块,为确保春耕工作取得实效奠定了坚实基础。

今年,怒江州计划粮食种植面积120万亩,其中大春85万亩,小春35万亩,粮食产量争取突破20万吨。目前,全州完成翻犁耕田28.29万亩,积肥24.78万吨,运肥20.6万吨,育秧0.35万亩,完成了5.86万亩粮食种植面积。

春暖花开,布谷催耕。在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州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农民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力争打好这场抓春耕、保民生、促发展的硬仗。(云南网)

责任编辑:和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