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罗雪山下的“猴妈妈”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3-06-25 08:55:46

罗德章,一个普通妇女,6年来,靠微薄的收入义务喂养着300多只猴子,为的只是对峡谷的那份情,对珍稀动物的那份爱。

偶遇

与猴子结下不解之缘

初见罗德章,这位个子不高,身材微胖,肤色黝黑的中年妇女,从走路的姿势可以看出她是一个非常干练的女人。

今年48岁的罗德章老家在大理剑川,出生在福贡县,从小在怒江边长大,起初,她和丈夫都在县里粮管所工作,每个月领300元的工资,一家子过得很清贫。

粮管所改制成粮油公司后,丈夫杨六玖辞职自谋职业,投资办起煤厂生产蜂窝煤后,罗德章一家便搬到上帕镇腊乌村亚乌洞。刚刚搬来时,她家斜对面的碧罗雪山是一座悬崖峭壁,山上光秃秃的一片,寸草不生。

2007年11月的一天,罗德章下班回来后,无意间听见悬崖上传来嗷嗷的叫声,那声音很凄惨。罗德章走近探个究竟,却什么也没有发现。她想,一定是碧落雪山上的猴子饿了跑下来找东西吃。于是,罗德章从家里拿了四五斤包谷放在山脚下。

“第二天清晨我到山脚下一看,包谷完全被吃光,我继续将包谷放在山脚一连放了5天,天天都被吃光。慢慢地,猴子尝到了甜头,天天来山脚下觅食。”罗德章回忆。

一次,罗德章用儿子的哨子吹了一声,暗示猴子要给它们准备吃的了。哨声一停,猴子似乎有灵性,纷纷向口哨声方向奔来。罗德章第一次目睹了这些小精灵,一共是12只猕猴,它们不敢靠近罗德章,远远地向她“打招呼”,从此,她与猴子结下不解之缘。

罗德章见饥渴的猴子一个个多么可爱,多么淘气,却被饿得骨瘦如柴,很是可怜。她看在眼里,疼在心里,顿时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呵护

用光家里的全部粮食

和猴子“相识”后,罗德章当上了“猴妈妈”。此后,每天下班回来她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猕猴喂食。

为了既不影响自己上班,又不让猴子饿着,罗德章将喂食时间调整到中午12点和下午6点,每到这两个时刻,她就先将粮食摆在悬崖下面的一块大石头上,再回到离石头10多米远的院坝内吹口哨,10多分钟过后,猴子们争先恐后地跑下山来开始吃粮食。

“从那一刻起,我就决定,要当它们的‘猴妈妈’,要让它们繁殖后代,要为它们播撒爱的种子。”罗德章说,那段时间,她把家里的粮食全部拿出来喂猴子,丈夫杨六玖并不知道。

随着时间推移,猴子一天天长大,家里粮食不够,罗德章将自己的工资全部拿出来买粮食还是供应不上,后来她想了个办法悄悄把丈夫生产的蜂窝煤拿出去卖,赚来的钱继续买粮食喂猴子。

慢慢地,丈夫发现了这一情况,对罗德章的做法极为不满,于是和她争吵起来:“你连自己的生活都成问题,还要拿家里粮食去喂猴子,你干脆去做猴子的妈妈算了!”

“开始我也知道,她的做法是一种爱心行为,是爱护野生动物的表现,但那时候我们家太穷了,我实在无法容忍,现在我理解她了!”杨六玖回忆起那段争吵有些羞愧。

2010年12月的一天,罗德章摆满粮食刚下山来,就看见邻居家的狗将一只猴子追到一棵电线杆上,罗德章突然听见“啪”的一声,一只小猴被高压线触电从电杆上掉了下来,罗德章立即把小猴抱回家,细心地给它受伤的腿上药包扎。

猴子们平时很顽皮,被“冒犯”时暴躁易怒,有时会龇牙咧嘴对人咆哮。“但是这只小猴子很温顺。” 罗德章说,小猴子要东西吃和包扎伤口时,显得可怜又惹人疼,伸手去抚摸它,或者跟它“握手”,它的小爪子都很柔软。在罗德章的精心呵护下,小猴恢复得很快。不久,小猴悄悄跑回山上,想到它已经康复,罗德章也就放心了。

爱心

300多只猴子回归自然

随着当地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山上的猴子多了起来,村民种植的农作物难免被糟蹋。为了让人与猴和谐相处,罗德章带领村民学着把猴子“请”下山来,定点喂养,并和村民沟通,在猴子吃东西时,尽量避开干活,以免惊扰猴子。“罗大姐为了这些猴子,好几次找我们谈话,她喂猴子的地方就在我家田地旁边,看着这些可爱的小精灵一天天长大,繁殖,回归自然,我家田地被破坏一些我也心甘情愿。”正在田地里种芋头的上帕镇腊乌村村民娜前社说。

在距离罗德章喂猴子地方30米远处,有一家望猴山庄。记者步入山庄,看见山庄沿江建设共两栋,里面宽宽的院坝,两栋接待楼房呈民族装饰设计。望猴山庄老板告诉记者,他们在这里开农家乐,是因为这里有一群猴子,可以吸引顾客,山庄于2012年12月开业至今,生意一直比较旺。生意好的时候一天要接待三四十位客人。

在罗德章的悉心照顾下,猴子由原来的12只发展到300多只。如今,只要“猴妈妈”一声哨响就能集结上百只猴子。尽管猴子们还不敢和“猴妈妈”零距离接触,但已经认定罗德章才是它们“最亲”的人。

采访当日,罗德章指着对面的悬崖说:“看!看!那里有几只猴子。”记者回头看到,长满树藤的悬崖上,果然有几个小东西在跳来跳去。罗德章说,猕猴喜欢接近有人居住的地方,喜欢模仿人的动作。平日里,只要路人往它们扔香蕉、苹果,它们就“伸手”来接,高兴极了。

在罗德章的家里,还养着几只狗,几只小猫,一只只都那么乖巧、那么可爱、那么温顺;在“猴妈妈”罗德章的关爱下茁壮成长。“我从小在怒江边长大,对峡谷有深深的感情,对身边的动物也有深深的爱,不管是家里养的还是野生的,关心它们是我的一种本能。”罗德章说。

“罗德章对珍稀物种的保护意识很强,在全县起了带头作用,我们不仅支持她这一做法,还要将这种精神在全县推广开来。” 福贡县林业局局长韩家根说。(云南网)

责任编辑:郜鹏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