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凌晨3时09分 夫妻俩 带特产自驾回南充 凌晨3时09分,一辆黄色的北京现代车映入眼帘,不由得让有些犯困的我们眼前为之一亮:“好炫!”为了避开交通高峰,胥先生夫妻俩凌晨2点就起床做准备,把给家人准备的西藏特产整理装车后伴随着夜色中浓浓的寒意便启程了。 “再远、再辛苦,也要回家过年。我们的计划是一年一家。一年一家,幸福轮流享。今年先回我家过年,明年去老婆家。”个头不高的胥先生老家是四川南充的,对于已经有三次自驾青藏线经历的他来说,这次回家过年已是“轻车熟路”。由于平时小两口工作都很忙,一年难得回内地一次,“有时候也觉得内疚,一家人难得团聚,希望借春节这个机会好好陪陪父母。”胥先生的妻子刘女士在一旁说道。 一辆车,无限爱,不仅让回家的人旅途更舒适,也可以满载礼物为家人送上一份浓浓的爱。“你看,牦牛肉干、藏红花……这一堆东西都是给爸妈带的。”说话间,胥先生拿出了带给家人的特产“炫耀”起来。“白天开车、欣赏一路美景,晚上休息,边走边玩。回家真好!”胥先生道出了自己和妻子的自驾心声,回家的道路虽然漫长,但夫妻二人的心里都是暖洋洋的。 时间:凌晨4时09分 “建设者” 自驾途观回河南 “春运火车票特别不好买,索性和同乡自驾回家过年。”凌晨4时09分,在拉萨从事建筑行业的张师傅停下崭新的上海大众途观,打算喝口水再赶路。“我在拉萨从事建筑行业三年多了,现在花了33万买了辆途观,和三个老乡一起自驾回去过年。”张师傅说,如今,自驾车回家过年已不是稀奇事,建筑工地上的熟练技工,工作一两年买辆车也不是梦了。 “忙碌了一年盼的就是春节和老婆孩子团聚,这几天想着要回去就多备了些西藏特产,带回老家让孩子们尝尝鲜。”张师傅坦言自己回家心切,衣服没来得及换,头发也没梳理,拉上同乡就上路了。“去年,我们都是提前十天去火车站排队买票的,38个小时的车程到郑州,往往排队时间就要花上大半天,排到售票窗口时,有没有票还很难说。 说到今年的返乡路,张师傅有种说不出的自豪感。“在我们河南农村,能自己买辆车开回家过年,还是一件挺有‘面子’的事儿。今年春节,我准备车载着老婆孩子到处逛逛。”和张师傅道完别,目送他上车,车里的三个老乡都已进入了梦乡,或许,他们在梦中已经和家人团聚,享受着过大年的热闹气氛。 时间:凌晨2时46分 东北人 带着妻儿回家过年 凌晨2时46分,夜色渐浓,寒气愈来愈逼人,坐在屋子里面的我们都不由得裹了裹羽绒服,搓了搓手。这时,一辆黑色本田在检查站缓缓停下,只穿着一件T恤衫,依然神采奕奕的车主引起了我们的注意。“穿那么少不冷吗?”“还好吧,车上开着暖气,挺暖和的,老想着回家过年,完事儿也不觉得冷啦!” 操着一口浓重东北口音的老陈一脸灿烂的笑容。 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打工族”回家过年的心情也越来越迫切。可一张票难倒了许多回家的“英雄好汉”。这不,在拉萨做了15年生意,来自东北辽宁的老陈就是被难倒的“好汉”之一。每逢春节,回家是他最犯愁的事。前几年,为了买到一张回家的火车票,他在预售的前一天凌晨就会到火车站排队买票,有时还需要倒几次车才能回家。“几十个小时折腾下来,家是回了,人可累个够呛。”老陈期待着,有一天可以不用这么辛苦地买票、回家。 如今在拉萨,老陈成了有房有车一族,但唯一不变的是,每年春节都回辽宁农村老家。“城里的年味不浓,除了吃喝就是看春晚,而在农村一大家子聚在一起,贴春联、杀猪宰羊,热闹非凡,茶余饭后家里人打几圈麻将,其乐融融。这不,我们一家三口在路上了。”老陈说,今年有车了,不用为买票犯愁了,自驾带着老婆孩子回家过年。 时间:凌晨2时52分 带着半岁孩子开着皮卡回兰州 氧气袋、被子、牛奶、面包、方便面、感冒药……堆满了皮卡车的整个车厢,俨然一个“房车”。车主小王在凌晨2时52分抵达检查站开限速单。“过年的日子越来越近了,年味儿渐渐浓起来。前段时间,我脑海里总是计算着回家的日期,盘算着回家的行程,购买着送给家人朋友的礼物。”小王老家是甘肃兰州的,他说自己和妻子一直在拉萨做生意。 为了浓浓的牵挂和醇醇的亲情,小王开上皮卡车,带着妻子和6个月大的孩子踏上了回家的旅途。小王说:“这是我第一次自驾回去兰州,心情很激动。考虑到孩子刚满半岁,就随车携带了很多婴儿用品。对于我们而言,自驾回家可谓是一件便捷又舒适的事。”踏着夜色,小王一家三口继续上路了。(中国西藏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