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大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提速 丽江探寻“后水电时期”新路径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4-09-16 09:17:06

随着6级电站建设进入尾声,丽江正在步入“后水电时期”。“后水电时期”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水电投资回落,拉动乏力,产业发展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单纯依赖投资高增长拉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

面对“后水电时期”出现的新形势,8月15日至16日召开的市委三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凝心聚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是丽江的大势所趋、发展所需、民生所向。要下更大决心转方式、调结构,按照高端化、集群化、特色化、园区化、低碳化、品牌化的要求,推进产业跨越发展。

发展4大特色优势产业

抢抓机遇、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力争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取得重大突破。

大生物产业

充分发挥地形多样、气候多样、物种多样的比较优势,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标准,以发展高原特色农业为重点,以抓好庄园经济为载体,加快发展以生物农业、生物林业、生物医药、生物能源等为重点的大生物产业。

【故事】玉龙纳西族自治县黎明乡以傈僳族为主的美乐村委会,下辖19个村民小组、513户农户、2075人。2008年以来,该村结合高海拔贫困山区实际,大力发展核桃产业。到目前,全村已种植核桃4万多亩,人均拥有150多棵核桃树,其中60%的核桃树开始有收益。去年,全村实现核桃收入200多万元。今年,全村核桃收入预计达到400万元,户均核桃收入8000元。5年以后,全村核桃收入将达到2000万元,户均收入4万元。

大旅游产业

依托独特的地理优势、丰富多姿的民族文化和厚重的人文历史资源,坚持以自然为本、特色为根、文化为灵魂、市场为导向,围绕打造国际精品旅游胜地,加快旅游业转型升级步伐,实现由观光型为主向观光度假、康体休闲、娱乐会展等复合型转变。

【故事】驱车沿着新修的公路登上红山村,整个丽江坝子尽收眼底。望着村里39户人家的新居,曾经抱怨贫穷的束河街道龙泉社区红山居民小组的居民,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大企业介入、大项目带动、大融合发展,让红山走出了一条旅游业开发和保护发展共赢的旅游转型升级之路。据了解,通过旅游业反哺农业,当地居民人均年收入可从现在的3000元跃升至3万元以上。

大能源产业

充分利用清洁能源资源富集、能源产业基础扎实、技术实力强等优势,积极引入“央企、省企、民企”,强化矿电结合,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和产能配套,培育壮大水电产业集群,千方百计拉长产业链条,把丽江建成我省重要的清洁载能基地。

【故事】日前,记者来到位于华坪县中心镇河西柑桔场的观音岩电站移民安置点采访,刚好碰到正要去火龙果园管理果树的尹兴树,他高兴地告诉记者,这里比老家好很多,子女就近入学,看病方便,交通又便利。据介绍,观音岩水电站在华坪县的移民,涉及332户、1621人。目前,已有327户在安置点修建了永久性住房,分散安置的5户,已搬迁入住。


大服务产业

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发展方向,围绕“向高端发展、向下游延伸、拉长产业链”的思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生产服务业和生活服务业,努力构建与新型工业化配套、与城市化吻合、与扩大开放协调、与居民需求适应的现代服务业体系。

【故事】2011年以来,永胜华健农特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先后承租永北镇凉水村委会土地208亩建立种植科研基地,从事滇重楼、独定子等中药材的种植繁育和科技示范,带动农户种植6000多亩。同时,公司还与云南省农科院丽江高山经济植物研究所等单位合作,研发生产芸豆、食用菌等类产品。公司种植的中药材产品分别销售到我省的昆明、安徽的毫州、四川的荷花池,芸豆、食用菌产品出口意大利、法国、德国、瑞士等国家。

牵住工业转型升级“牛鼻子”

全力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形成特色鲜明、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内生动力强的现代工业体系。

扩大增量促转型升级

把做大总量作为工业转型升级的首要任务,大力培育新兴产业,以大项目为抓手,以延长产业链为主线,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认真实施一批重大工业项目,千方百计推动产业纵向延伸拓展、横向配套协作,使之尽快成为丽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案例】年产20亿粒绿A、1亿粒红A生产建设项目,是丽江扩大增量促进螺旋藻产业转型升级的典型。该项目总投资6000多万元,于2011年12月开工建设。2012年,顺利建成螺旋藻、红球藻深加工现代化工业厂房,并于去年相继通过了QS、GMP认证后正式投入生产。项目投产以后,当年实现产值1.2亿元,上交税收603万元。

盘活存量促转型升级

坚持把整合存量作为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的重点工作,着力提升传统特色优势产业,采用高新技术、电子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工艺装备,完善生产方式和管理方法,加快向大数据集成制造、虚拟制造、精益生产、清洁生产等先进模式转变,努力实现高端高质高效。

【案例】2013年8月,云南电网丽江供电局将原来的丽江供电局、丽江供电有限公司、丽江古玉供电有限公司整合为新的丽江供电局,全面解决了丽江市最后2万多户、10万多人无电人口的通电问题,建成了220千伏到500千伏的电网主网架,实现了盘活存量促进转型升级的目标。

完善政策促转型升级

重视工业发展规划,正确处理发展工业经济与发展旅游业的关系,深化对各县区资源禀赋、区位优势的再认识,加大扶持力度,尽快把华坪县建成全省工业强县和丽江工业发展的典范。发挥优势、各展所长,合理规划布局工业生产力,推进各县区工业经济快速协调发展。

【案例】丽江市每年都要召开新型工业发展大会,研究和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促进工业转型升级。从2012年开始,市级财政每年安排新型工业发展专项资金1000万元、非公经济发展专项资金1000万元。实行“一个产业、一个龙头、一个班子、一支队伍”工作机制,细化目标任务,强化措施责任,积极传导工作压力,层层抓好落实服务,有力促进了新型工业化发展进程。(云南网)

 

责任编辑:拉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