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创新“沃土”闪现科技星光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8-07-17 11:45:04

张克勤团队在做科研

在日前召开的云南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云南省九三学社社员不但斩获云南科技奖励最高奖杰出贡献奖,获奖项数和人数还创下近10年之最。这样生机勃发的科技创新态势是如何形成的——

获奖项目量质齐升

在今年6月29日举行的2017年度云南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云南省九三学社喜获丰收:全省受表彰的科技人员、组织及科技项目196项(人)中,云南省九三学社社员张克勤等43人次主持或参与的33个项目获奖(主持的项目15个)。其中,云南大学副校长张克勤教授获云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获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人、二等奖1人、三等奖3人;获技术发明奖一等奖2人、三等奖1人;获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2人、一等奖2人、二等奖8人、三等奖22人。

九三学社云南省委秘书长孙立介绍,张克勤教授是继侯先光教授获云南省2012年度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之后又一名获此殊荣的九三学社社员。同时,据统计,本次获奖的社员人数是2007年以来最多的,获奖社员来自省直和西双版纳、曲靖、文山、临沧、红河、昆明、玉溪、保山、大理等9个州市组织。从人数上看,省直26人次、西双版纳1人次、曲靖1人次、文山1人次、临沧1人次、红河1人次、昆明4人次、玉溪4人次、保山1人次、大理3人次。

此外,本次获奖项目涉及领域极为广泛,涵盖了工业、农业、生态环保、生物医药大健康等多个我省重点发展的特色优势产业,既有瞄准世界前沿的基础性研究,又有接地气实用性强的应用型成果。

时隔5年再获大奖

植物病原线虫危害是仅次于真菌病害的世界第二大病害,对粮经作物造成巨大损失,其防治是世界性难题。35年来,张克勤教授扎根云贵高原,始终专注于植物病原线虫生物防治研究,在线虫生防领域闯出了令人瞩目的新天地。

他带领团队揭示了微生物与线虫互作分子机制,确定致病毒力因子、发掘杀线虫微生物新资源和新化合物、开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线虫生物农药并实现规模化生产和应用,开创了线虫防治的新途径。更为重要的是,他带领团队研发出防治效果显著高于“线虫必克”的第二代高效线虫生防制剂“线虫佰控丹”,在云南、山东完成了田间试验,经国内线虫生防领域两次专家现场评估,防效达80%,优于目前市场份额最大的阿维菌素和噻唑膦。为我国病原线虫生物防治做出了系统和原创性的贡献。

突出的学术成就引领推动了云南大学生物学学科发展,张克勤领衔的云南大学微生物学科成为国家重点学科并进入ESI全球研究机构的前1%,实验室成为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成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线虫生防研究团队,为我省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和打造“绿色食品牌”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勇攀科学高峰,张克勤为云南省九三学社社员赢得了时隔5年的云南科技最高奖。科研之路上,他的创新没有句号。

创新力量强大持久

既“顶天”又“立地”,这些获奖项目或创新性强、或实用性强,是我省科技创新事业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造福了广大人民群众。

以Si材料的研发应用为例,由九三学社社员、云南大学杨宇教授主持承担的“Si基纳米光电子材料制备科学与性能研究”项目,破解了3类Si基纳米光电子材料的制备科学和结构性能的关键科学问题,为Si发光器件的应用开发及实现硅基光电子集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项目荣获省自然科学一等奖。

在野生稻研究中,由九三学社社员、云南省农科院生物所程在全研究员主持承担的“元江普通野生稻渗入系创制及其应用”项目,取得了国内外领先的成果:具有重大研究和育种价值的元江普通野生稻渗入系库、大量种质创新材料,拓宽了栽培稻遗传基础,对推动云南从资源大省变为资源强省,保障粮食安全意义重大,项目荣获省技术发明一等奖。

在医学方面,由九三学社社员、昆明市延安医院熊鹰主任医师等完成的“骨科个性化精准内固定核心技术发明与应用”项目,突破传统设计结构,形成了完整的骨科“OBS数字化个性内固定技术”并已在国内外300余家医院应用,被国家卫计委、云南省卫计委及云南省科技厅纳入创新技术推广及惠民项目推广,其应用范围之广,组配功能之强,成功率之高,都是前所未有的,项目荣获省科技发明一等奖。

科技星光灿烂,照亮发展之路。强大持久的科技创新力量,必将为我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广阔天地创新创业

为什么九三学社社员能够厚积薄发,产出这么多的高水平成果?九三学社云南省委专职副主委解丽平认为,除了社员们不懈创新的担当和责任,这和九三学社实施人才强社战略、鼓励社员在本职岗位上建功立业、为国家建设积极贡献力量的导向也密不可分。

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九三学社积极探索符合社情特点的,能够充分调动和发挥社员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人才培养机制,实施了院士导师培养计划。在该计划中,九三学社中的中青年博士生导师可根据“九三学社院士导师名录”选择专业及研究方向对口的院士导师作为自己某一名或多名博士研究生的合作导师,双方协商制定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计划并予以实施。此外,九三学社还成立促进技术创新工作委员会,服务科技人才创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同时重视发现人才,为人才显示才华和发挥作用搭建平台,打造强有力工作团队。

创新“沃土”培育人才,催生出耀眼的成果。“在新时代现代化强国建设伟大征程和创新驱动战略中,九三学社云南省委将进一步发挥科技界优势,动员广大社员和各级组织强化创新意识,继承发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弘扬创新文化,倡导工匠精神,凝心聚力,努力创新创业,加强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努力促进优秀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加快创新型云南建设和促进我省跨越发展、高质量发展,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做出更大的贡献。”九三学社云南省委主委李学林表示。(云南日报 陈云芬 通讯员 赵国英 柳宗培)

责任编辑:李毅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