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团式”教育帮扶团队情系迪庆——携手同心育桃李 教育帮扶结硕果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和丽瑶 发布时间:2025-07-10 14:51:33

在海拔3300米的迪庆高原上,一群来自上海、昆明、曲靖等地的教育工作者,用三年时光书写了一段段跨越山海的教育情缘。如今,迪庆高考本科上线率突破50%;州藏文中学成功晋升云南省一级三等完全中学……这些成绩的背后,是无数教育工作者用汗水浇灌的硕果,更是动人的帮扶故事在高原生根成长的见证。

课堂革命:从“输血供氧”到“造血生肌”

曲靖市会泽县茚旺高中的黄艳梅老师初到迪庆州民族中学任教时,面临着全新的教学挑战。她所接手的277班和270班学生基础较为薄弱,班级整体成绩亟待提高。面对这一情况,黄老师以极大的教育热忱投入工作,深入研究学情,积极探索适合当地学生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黄老师根据学生实际接受能力,科学调整教学进度;在批改作业时,坚持为每位学生写下个性化评语,并画上鼓励的“大拇指”符号;课余时间主动为学生义务补课,针对不同学生的知识薄弱点开展一对一辅导。通过不懈努力,在2025年省适应性考试中,277班跃居年级乙部第一,270班比肩“直播班”。

在迪庆州第一中学,来自鹤庆三中的叶莹老师和帮扶团队巧妙地通过讲故事、演小品、做实验,把抽象的定理变成生活场景。带领学生将课堂延伸到大自然,在研学中感受生命的磅礴力量,让学生们在欢笑中掌握知识。曾经,课堂上学生们总是低着头沉默不语,眼神中透着迷茫与怯懦;如今,教室里却洋溢着此起彼伏的讨论声,一双双明亮的眼睛里跳动着求知的光芒。

这样的教学革新在迪庆全州不断上演。截至目前,全州初中毛入学率高达114.86%,九年义务巩固率为96.27%,高中毛入学率达95.09%,小学毛入学率为113.44%,2025年我州高考总上线率达100%,本科上线率首次突破50%,600分以上人数同比增加28.57%;实现了“低进高出”的育人奇迹。

师资锻造:青蓝相继的“造血工程”

“帮扶不仅要‘输血’,更要培育‘造血’功能。”这句镌刻在帮扶团队教案扉页的誓言,正是他们行动的真实写照。他们深知,唯有激活本地教育的内生动力,才能让高原教育真正焕发生机。 

上海帮扶团队走进迪庆州藏文中学,便量身定制《三年发展行动规划》等多项制度方案,为学校规划与治理筑牢根基。在信息管理上,团队推动成立信息与传媒中心,开通微信公众号,搭建智慧校园系统与信息化教学平台,实现校务、教研、教学全流程数字化升级。团队创新推行扁平化模式,安排校级领导下沉一线参与管理,优化教育教学改革……一系列精准帮扶下,教师在各级教学竞赛中屡获佳绩:2023至2024年,州级课赛获奖从18项增至26项,更斩获4项省级荣誉。近3年,10个课题成功立项结题,众多教师入选省州级名师工作室与教研团队,还组建了省级名师工作室与学科组,实现教育质量跨越式发展。

同时,帮扶团队还架起两地教育交流的“云端彩虹桥”,以“走出去”与“请进来”的方式,精心构筑起两地教育共同体。“组团式”帮扶通过“一带多、多带一”、师带徒、团带团的帮带机制,让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本地教学实际深度融合,推动学校管理走向规范高效,逐步缩小与全省教育平均水平的差距,为我州教育留下一支“带不走”的优秀师资队伍。如今,3所组团帮扶学校已创建学科团队,形成“帮扶团队引领、本校教师跟进”的良性发展格局,教育的薪火在高原代代相传。

暖心护航:雪域高原的“教育绿洲”

在迪庆州一中,鹤庆三中帮扶团队的住宿条件曾十分简陋,但校领导的关怀无微不至。“没有暖气就添置取暖设备,没有洗浴间就改造共用浴室,小区路灯坏了立即维修,这些暖心举措让我们深受感动。”叶莹回忆道。州总工会每年定期开展慰问活动,州委、州政府领导多次实地走访,“身体适应吗”“生活上还有什么困难”等贴心问候,让支教教师们倍感温暖。

在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关怀之外,工作上的鼎力支持更让帮扶教师们得以大展身手。州藏文中学让帮扶教师担任年级主任,香格里拉中学邀请团队参与学校规划,维西一中将校本课程开发交给帮扶教师。“学校给了我们充分信任,在州民族中学我们引入茚旺高中成熟的《教学教研体系优化方案》《教研活动管理》制度,以教研提质为‘牛鼻子’,重构高原教研生态。”曲靖市会泽县茚旺高中帮扶团队组长付廷发说。这种“放手使用”让帮扶教师的专业能力得到充分发挥,也让先进教育理念深度融入本地教育体系。

如今,76名帮扶教师的身影,依然在迪庆高原的教室、操场、办公室间奔忙,137名浸润计划师生,正将新学的知识与理念,化作滋养高原教育的养分。正如叶莹所说:“帮扶不是单方面的付出,而是一场关于希望的双向奔赴,我们有幸被光照亮,也在努力发出微光。”在帮扶支教的教育长征中,迪庆的格桑花正迎着阳光,绽放出最绚烂的色彩。


责任编辑:杨小花